高铁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2 22:50
目前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铁线路密集,覆盖率高,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区域内已经形成完善的“1-3小时”高铁交通网络。高铁开通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通行方面,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降低了旅客的时间成本。货运方面,高铁有利于发挥降本增效的优势,实现客货分离,优化交通运输体系。产业结构方面,高铁开通后可以增加区域间的空间联系,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外溢和产业集聚扩散等方式增加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积极影响。此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保持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利于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开通的高铁线路为研究对象,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高铁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积极影响。此外,本文逐年验证其影响大小和显著程度。在异质性分析中,由于影响存在成长周期异质性,高铁开通时间较长的城...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与不足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结构优化
2.1.2 产业结构高级化
2.1.3 产业结构合理化
2.1.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高铁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高铁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关研究
2.2.4 总结
第3章 研究假设
3.1 高铁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3.2 高铁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指标选取
4.1.1 被解释变量
4.1.2 核心解释变量
4.1.3 控制变量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 模型设定
第5章 实证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模型检验
5.3 直接影响检验
5.4 逐年影响检验
5.5 异质性检验
5.5.1 开通时间异质性检验
5.5.2 城市规模异质性
5.6 稳健性检验
5.6.1 安慰剂检验
5.6.2 更换解释变量
5.6.3 内生性检验
5.6.4 平行趋势检验
第6章 讨论与建议
6.1 讨论
6.1.1 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6.1.2 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6.2 政策建议
6.2.1 合理分配高铁经济资源
6.2.2 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6.2.3 中小城市主动接驳融入高铁网络
6.2.4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40833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与不足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结构优化
2.1.2 产业结构高级化
2.1.3 产业结构合理化
2.1.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高铁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高铁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关研究
2.2.4 总结
第3章 研究假设
3.1 高铁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3.2 高铁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指标选取
4.1.1 被解释变量
4.1.2 核心解释变量
4.1.3 控制变量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 模型设定
第5章 实证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模型检验
5.3 直接影响检验
5.4 逐年影响检验
5.5 异质性检验
5.5.1 开通时间异质性检验
5.5.2 城市规模异质性
5.6 稳健性检验
5.6.1 安慰剂检验
5.6.2 更换解释变量
5.6.3 内生性检验
5.6.4 平行趋势检验
第6章 讨论与建议
6.1 讨论
6.1.1 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6.1.2 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6.2 政策建议
6.2.1 合理分配高铁经济资源
6.2.2 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6.2.3 中小城市主动接驳融入高铁网络
6.2.4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40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04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