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声誉能促进政策性担保贷款的自我履约吗?——基于互联关系型合约的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5-05-12 04:07
   由政策性担保机构授信的产业链担保贷款可以实现自我履约,声誉在其中发挥了信息效应和资本效应。文章构建了一个互联关系型合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剖析了由内蒙古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甜菜产业链中种植户授信的"荷马模式",初步验证了:(1)产业链特有的资金闭环、筛选机制、风险分散机制缓解了政策性担保贷款的缔约、履约障碍;(2)产业链模式下的政策性担保贷款因具有互联关系型合约的契约属性,可以实现契约的自我履行;(3)声誉产生于产品市场的长期重复博弈,通过信息效应溢出到信贷、担保市场中,通过资本效应实现增值,并在两个市场中互动、增值,实现了合作剩余最大化,进一步促进政策性担保贷款的自我履约。本研究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化解违约风险,使"担保支农"基于内生机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解释。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一)政策性担保贷款的履约障碍
    (二)自我履约与声誉
    (三)互联的关系型合约的契约属性
    (四)文献述评
二、声誉与政策性担保贷款的自我履约:一般原理
    (一)产业链模式下的政策性担保贷款具备互联关系型合约属性
    (二)声誉对政策性担保贷款自我履约的作用机理
        1. 声誉来源于产品市场的长期重复博弈
        2. 信息效应使产品市场的声誉溢出到信贷、担保市场
        3. 声誉的资本效应加大了政策性担保贷款的违约惩罚
        4. 声誉跨市场的互动、增值,实现了合作剩余最大化,促进自我履约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一)资料来源及“荷马模式”实施概况
        1. 产生背景
        2. 运行机制
    (二)“荷马模式”存在逻辑与形成机理
        1. 荷马糖业——甜菜种植户的需求重合
        2. 荷马糖业——内蒙古农担的优势互补
    (三)“荷马模式”的自我履约机理
        1. 产品市场的诱导性期望+内生于熟人社会的社会规范,促使声誉产生
        2. 强激励+互联市场的可置信双重惩罚,促使声誉增值,实现合作剩余最大化
四、研究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本文编号:4045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045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