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贵金属基纳米材料在酸性磷酸酶活性比色传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2 22:16
  酸性磷酸酶(AC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内的水解酶,参与多种生理过程。作为前列腺癌等疾病的血清标志物,ACP活性监测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有的众多ACP活性测定方法中,比色法相对来说较为方便、快速、灵敏,且无需昂贵复杂的仪器,因而一直备受研究者的推崇。事实上,已经开发的能够用于ACP活性监测的比色传感器还比较有限,而且有些方法的灵敏度存在有待提高的问题。故而开发性能优异的ACP比色传感器一直是科学工作者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本论文中,我们发现钯铂双合金纳米线(Pd/Pt NWs)具有优异的类氧化酶活性,且能实现对底物的催化,发生显色反应。金纳米粒子(Au NPs)的尺寸和表面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峰发生偏移,并伴随溶液颜色的变化。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两种ACP比色传感新平台,实现了对实际生物样品中ACP活性的测定。以下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1)以碲纳米线为模板和还原剂,制备的钯-铂双合金纳米线(Pd/Pt NWs)具有良好的类氧化酶活性,在没有过氧化氢(H2O2)的存在下,能有效催化氧化TMB(3,3’,...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酸性磷酸酶的理化作用
    1.2 酸性磷酸酶分析方法
        1.2.1 光谱法
            1.2.1.1 荧光法
            1.2.1.2 比色法
        1.2.2 电化学法
        1.2.3 色谱法
    1.3 贵金属纳米材料在比色传感分析中的应用
        1.3.1 模拟酶活性
            1.3.1.1 过氧化物酶
            1.3.1.2 氧化酶
            1.3.1.3 其他模拟酶
        1.3.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钯铂双合金纳米线作为高效氧化物模拟酶在比色检测酸性磷酸酶活性方面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Pd/Pt NWs的制备
        2.2.3 Pd/Pt NWs氧化物模拟酶活性验证
        2.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2.2.5 Pd/Pt-1:3 NWs的稳态动力学实验
        2.2.6 Pd/Pt-1:3 NWs的催化机理探究
        2.2.7 抗坏血酸的检测
        2.2.8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抑制剂的筛选
        2.2.9 实际样品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Pt-1:3 NWs的表征
        2.3.2 Pd/Pt-1:3 NWs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及机理验证
        2.3.3 影响Pd/Pt-1:3 NWs催化活性的因素
            2.3.3.1 Pd-Pt摩尔比的影响
            2.3.3.2 温度、pH及TMB浓度的影响
        2.3.4 Pd/Pt-1:3 NWs的酶动力学研究
        2.3.5 AA对 Pd/Pt-1:3 NWs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验证
        2.3.6 比色检测AA和ACP及其抑制剂
        2.3.7 Pd/Pt-1:3 NWs的抗干扰能力及耐受性研究
        2.3.8 实际样品胎牛血清中ACP活性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酶促形成核壳型Au@Ag纳米颗粒在比色检测酸性磷酸酶活性方面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仪器
        3.2.2 AuNPs的制备
        3.2.3 AA介导Au@Ag NPs的生长及检测AA能力验证
        3.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3.2.5 利用Au@Ag NPs的生长检测抗坏血酸
        3.2.6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抑制剂筛选
        3.2.7 实际样品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CP检测方案的设计
        3.3.2 AuNPs的表征和实验条件优化
        3.3.3 AA线性测定
        3.3.4 ACP标准曲线的绘制
        3.3.5 ACP比色传感器的选择性
        3.3.6 实际样品中ACP活性检测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0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4040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