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含聚集诱导发光活性基团的配位超分子组装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2 23:51
  自从Tang等人创新性的提出聚集诱导荧光发射(AIE)概念以来,科研人员对AIE活性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成果,AIE现象与常规有机荧光材料的聚集诱导荧光淬灭(ACQ)效应完全相反。其中四苯乙烯(TPE)和9,10-二苯乙烯基蒽(DSA)作为两种标志性的AIE荧光团,其基本发射机理以及各种应用已经被广泛的探索。对于单个的AIE分子,激发态的能量将通过分子内苯环的运动而被不断消耗,因此无法产生荧光。但是一旦形成聚集体后,限制分子内运动(RIM)的作用会阻碍非辐射跃迁的途径,从而通过辐射跃迁诱导荧光发射。特别是由于结构的扭曲和空间位阻的作用,AIE衍生物通常在外部刺激(例如热和压力)下表现出独特的光学响应。迄今为止,通过配位驱动的自组装构造了一系列离散的2D大环,3D笼子和其他具有明确尺寸和形状的纳米结构。基于AIE活性分子独特的光学行为,一系列的AIE分子被引入到了超分子体系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性质,例如传感、成像、识别和催化等。对于目前大多数已报道的含有AIE单元的离散超分子来说,在聚集状态下能够观察到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但是在溶液态下这些超分子却不发光或具有较弱的荧...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网络状结构[Cd(4,4′-bpy)2(NO3)2]的合成[16]

图1.3网络状结构[Cd(4,4′-bpy)2(NO3)2]的合成[16]

1994年,Fujita等人报导了二维方形的网络状结构[Cd(4,4′-bpy)2(NO3)2][16],该结构由Cd(NO3)2和4,4"-联吡啶以1:2的比例组装而成(图1.3)。并且常温下,在乙醇和水的溶液中成功培养出了结构[Cd(4,4′-bpy)2(NO3)2]的晶体。....


图1.4树枝状大分子10和11的结构图[17]

图1.4树枝状大分子10和11的结构图[17]

1999年,Newkome等人通过2,2"-联吡啶单元作为内部连接合成了多核的树枝状大分子结构(图1.4)[17]。在这项工作中,分别制备了一代和二代钌配合物10和11,其中二联吡啶和钌的络合物结合在树枝状大分子的内部,不充当分支单元。这两个结构具有相同的核心单元,并在分支部分上....


图1.6三棱柱状超分子笼的合成路线[19]

图1.6三棱柱状超分子笼的合成路线[19]

通过单吡啶与金属配位来构建三维的结构同样也吸引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例如,2017年Stang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组三棱柱状的超分子笼(图1.6)[19]。在这项工作中,首先合成了两个C型的基于分子夹的四吡啶配体,这两个配体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随后这两个配体分别与两个长度不....


图1.7超分子笼Ln2L4的合成[20]

图1.7超分子笼Ln2L4的合成[20]

除了吡啶类金属配位超分子之外,非吡啶类的配体也在构建配位超分子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例如2007年,Dong等人报导了一种新的纳米尺寸镧系分子笼Ln2IIIL4(Ln(III)=La,Ce,Sm,Eu和Tb),并且具有可调的发光特性(图1.7)[20]。最终的分子笼Ln2L4是由3....



本文编号:4055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4055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