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信息辅助的语音压缩传输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5-05-04 18:47
语音通信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信息交互方式。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与数据时代的来临,语音数据量急剧增加,造成语音存储所需存储空间巨大,亟待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存储;加之人们对语音传输需求的与日俱增,语音传输系统的资源十分紧张,语音的压缩传输成为必然趋势。然而,语音压缩传输面临诸多噪声与干扰,加之语音压缩导致重构的语音质量下降,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语音服务需求。因此,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开销的情况下,急需研究出改善语音质量的压缩语音传输方法。为此,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为改善压缩语音传输系统的语音重构精度,本文研究了一种叠加特征信息辅助的语音压缩传输与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稀疏语音信号的特征信息;然后,抽取的特征信息以叠加序列方式叠加在压缩语音信号上进行传输;最后,接收机重构时,借助特征信息辅助重构算法进行语音重构。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语音重构方法,在较高信噪比或较低压缩率情况下,研究方法可在不增加传输系统的频谱开销的情况下改善语音重构的MSE(Mean Square Error)和MOS(Mean ...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语音压缩传输与重构研究现状
2.1 引言
2.2 语音压缩重构研究现状
2.2.1 稀疏基
2.2.2 测量矩阵
2.2.3 重构算法
2.3 语音压缩传输研究现状
2.3.1 基于CS的语音传输
2.3.2 基于CS的语音压缩编码
2.4 研究现状小结
第三章 叠加特征信息辅助的语音压缩传输与重构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听觉特性
3.2.1 系统模型
3.2.2 听觉特性
3.3 叠加特征信息辅助的语音传输与重构
3.3.1 特征信息提取与处理
3.3.2 特征信息与压缩语音恢复
3.3.3 稀疏语音重构
3.4 数值仿真
3.4.1 主观评价
3.4.2 客观评价
3.4.3 不同CS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叠加特征辅助的1-bitCS音频传输
4.1 引言
4.2 音频压缩与传输模型
4.3 特征提取与音频信号重构
4.3.1 特征提取
4.3.2 信号恢复与音频重构
4.4 数值仿真
4.4.1 测量值的影响
4.4.2 稀疏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2736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语音压缩传输与重构研究现状
2.1 引言
2.2 语音压缩重构研究现状
2.2.1 稀疏基
2.2.2 测量矩阵
2.2.3 重构算法
2.3 语音压缩传输研究现状
2.3.1 基于CS的语音传输
2.3.2 基于CS的语音压缩编码
2.4 研究现状小结
第三章 叠加特征信息辅助的语音压缩传输与重构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听觉特性
3.2.1 系统模型
3.2.2 听觉特性
3.3 叠加特征信息辅助的语音传输与重构
3.3.1 特征信息提取与处理
3.3.2 特征信息与压缩语音恢复
3.3.3 稀疏语音重构
3.4 数值仿真
3.4.1 主观评价
3.4.2 客观评价
3.4.3 不同CS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叠加特征辅助的1-bitCS音频传输
4.1 引言
4.2 音频压缩与传输模型
4.3 特征提取与音频信号重构
4.3.1 特征提取
4.3.2 信号恢复与音频重构
4.4 数值仿真
4.4.1 测量值的影响
4.4.2 稀疏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42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042736.html
上一篇:ZnO-Al 2 O 3 -SiO 2 基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及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