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大兴安岭蒙古栎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可加性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8 00:34
   为探讨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栎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并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破坏性取样法共采集了78株蒙古栎的干材、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其中31株通过全挖法收集根系生物量,计算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析其随胸径的变化趋势。以胸径、树高、冠幅为自变量,探讨各组分的最优生物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模型构建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的可加性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材占地上生物量的51%;随胸径的增加,干材生物量占比较为稳定,树枝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树皮和树叶则相反,根茎比表现为先急、后缓的下降趋势,均值为0. 36;所有生物量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拟合效果(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 907~0. 984),采用胸径为自变量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基于胸径和树高组合变量的干材和树皮生物量模型可取得较好结果,而以胸径和冠幅为自变量的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效果最佳。本研究得出的生物量模型对大兴安岭蒙古栎生物量的核算具有参考价值。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 树高-胸径散点与各径阶样木分布频度

图1 树高-胸径散点与各径阶样木分布频度

根据蒙古栎的分布特点和立地条件等,按径阶选取样木并采用破坏性采样法测定生物量,胸径10cm以下的树木取样径阶设置为1cm,而10cm以上的树木设置为2cm,共选择78株蒙古栎,全部测定胸径和冠幅,伐倒后测定树干长度(树高),树高随胸径的变化趋势及各径阶样木分布情况见图1。....


图3 各组分生物量占比随胸径的变化趋势

图3 各组分生物量占比随胸径的变化趋势

图2地上生物量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根茎比是树木根系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基于开展根系生物量采样的31株样木可知,根茎比的变动范围为0.11~0.81,主要集中于0.2~0.5之间,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36和0.17。树木较小时,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较高,根茎较大时,随着胸径的....


图4 根茎比随胸径的变化趋势

图4 根茎比随胸径的变化趋势

根茎比是树木根系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基于开展根系生物量采样的31株样木可知,根茎比的变动范围为0.11~0.81,主要集中于0.2~0.5之间,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36和0.17。树木较小时,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较高,根茎较大时,随着胸径的增加,根茎比逐渐减小(图4)。2.....


图5 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残差

图5 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残差

生物量模型在森林资源清查和碳储量估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无损估计方法,使森林碳汇计量变得更加快捷、简单[29]。本研究基于似乎不相关模型构建了大兴安岭地区蒙古栎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和碳库的准确核算提供了有效手段。图6各组分生物量....



本文编号:4054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4054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