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砂抗旱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发布时间:2025-06-28 04:41
收集我国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天然分布区的红砂种子,在武威市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建立红砂种源试验;并且以3a生红砂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初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77个家系,每个家系选取6个单株,测定其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及代谢产物,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法筛选抗旱优良家系,为抗旱育种材料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16个抗旱指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叶绿素、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的潜在活性、光下的非光化学淬灭、光下光化学淬灭系数、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在77个红砂家系间变异显著,为红砂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创造了有利条件;2)在对红砂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的抗旱优良家系的重合率达80%,分别是HSW-1(海石湾-1号)、ZZG1-1(扎子沟1-1号)、ZZG1-2(扎子沟1-2号)、ZZG2-3(扎子沟2-3号)、ZZG2-4(扎子沟2-4号)、XGG-3(小甘沟-3号)、LZ-1(临泽-...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arry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林木抗旱性研究综述
1.1.1 我国干旱现状
1.1.2 林木抗旱性指标的筛选
1.1.2.1 生长指标在林木抗旱性中的应用
1.1.2.2 形态指标在林木抗旱性中的应用
1.1.2.3 生理生化指标在林木抗旱性中的应用
1.2 种源试验与家系选择研究现状
1.3 早期选择概述
1.3.1 早期选择的意义
1.3.2 早期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3.3 早期选择研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3.4 早期选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4 红砂抗旱性研究综述
1.4.1 红砂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1.4.2 红砂叶片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4.3 红砂形态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1.4.4 红砂根系构型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与试验地概况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地概况
2.2 田间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测定项目
2.3.2 测定方法
2.3.2.1 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2.3.2.2 叶绿素荧光测定
2.3.2.3 光合-响应曲线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
2.4.1 主成分分析法
2.4.2 隶属函数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红砂家系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分析
3.1.1 77个家系抗旱指标
3.1.2 单个指标选择的潜力
3.1.3 77个红砂家系抗旱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1.4 基于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分析不同家系红砂抗旱性的评价
3.1.4.1 主成分分析法
3.1.4.2 隶属函数法
3.1.4.3 优良家系综合选择
3.1.5 讨论与小结
3.2 不同红砂家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分析
3.2.1 77个家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3.2.2 叶绿素荧光单个指标选择潜力
3.2.3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不同家系红砂抗旱性的评价
3.2.4 讨论与小结
3.3 不同红砂家系光合参数特性分析
3.3.1 77个家系的光合参数比较
3.3.2 光合参数单个指标选择潜力
3.3.3 基于光合参数分析不同家系红砂抗旱性的评价
3.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4054441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arry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林木抗旱性研究综述
1.1.1 我国干旱现状
1.1.2 林木抗旱性指标的筛选
1.1.2.1 生长指标在林木抗旱性中的应用
1.1.2.2 形态指标在林木抗旱性中的应用
1.1.2.3 生理生化指标在林木抗旱性中的应用
1.2 种源试验与家系选择研究现状
1.3 早期选择概述
1.3.1 早期选择的意义
1.3.2 早期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3.3 早期选择研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3.4 早期选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4 红砂抗旱性研究综述
1.4.1 红砂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1.4.2 红砂叶片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4.3 红砂形态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1.4.4 红砂根系构型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与试验地概况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地概况
2.2 田间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测定项目
2.3.2 测定方法
2.3.2.1 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2.3.2.2 叶绿素荧光测定
2.3.2.3 光合-响应曲线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
2.4.1 主成分分析法
2.4.2 隶属函数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红砂家系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分析
3.1.1 77个家系抗旱指标
3.1.2 单个指标选择的潜力
3.1.3 77个红砂家系抗旱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1.4 基于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分析不同家系红砂抗旱性的评价
3.1.4.1 主成分分析法
3.1.4.2 隶属函数法
3.1.4.3 优良家系综合选择
3.1.5 讨论与小结
3.2 不同红砂家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分析
3.2.1 77个家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3.2.2 叶绿素荧光单个指标选择潜力
3.2.3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不同家系红砂抗旱性的评价
3.2.4 讨论与小结
3.3 不同红砂家系光合参数特性分析
3.3.1 77个家系的光合参数比较
3.3.2 光合参数单个指标选择潜力
3.3.3 基于光合参数分析不同家系红砂抗旱性的评价
3.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4054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405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