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灾“闭环意识”及其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5-03-31 21:40
从事实和价值的双重维度进行窥析,危机具有自然(物理)和社会(价值)两个属性,其造成的创伤也包含物理创伤和价值创伤两个层面,循此逻辑,危机终止也应该是物理创伤与价值创伤的双重修复。而在现代社会,一方面,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危机中关涉的无直接利益诉求的不确定公众越来越多,危机中的相关主体创伤尤其是价值创伤越来越泛化;另一方面,现代危机治理研究与实践大多关注危机中物理创伤的修复,不重视甚至忽略了价值创伤的存在。危机中生成并不断累积的价值创伤如同危机“后遗症”一般,不仅质问现代危机治理的效力,又不断酝酿、集聚为潜在舆论危机的诱发因素。危机终止是本文行文构思的第一关键词,笔者从三个层面对其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首先,危机终止是危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在危机治理全过程应该时时考虑的问题,危机治理的每一步都要“以终为始”,思考如何实现危机的有效终止;其次,危机终止并不是对事件或状态而言的,而是对“人”而言的,指的是危机在主体感知意义上的终止;再者,危机终止的理想状态是危机相关主体的秩序感知的恢复,不仅是物理秩序的恢复,还要实现其价值秩序的修复或重建。概言之,相对于对危机自然属性的客观应对,本文对危机...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8452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闭环控制系统结构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据反馈原理实现系统控制。反馈原理或反馈控制就是通过纠正系统偏差,馈信号,通过消除偏差来达到预期的系统性能。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信号回路(输入到输出)和反馈通路(输出到输入)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合回路使得系统自我调节和更新的运行机制得以实现。再者,反馈包括....
图1.2危机终止分析框架
图1.2危机终止分析框架基于上述分析框架,本文从相关主体创伤、灾害意义建构、应灾行为实践个方面,对我国古代灾害的主体创伤、释灾逻辑以及应灾实践进行了考察(见1.3)。其中,意义建构在政治场域和社会场域内分别进行,统治阶级和普罗大按照相同的逻辑各自从自身出发对灾害进行着不同的意....
图1.3古代治灾研究思路
对我国古代灾害的主体创伤、释灾逻辑以及应灾实践进行了考察(见图1.3)。其中,意义建构在政治场域和社会场域内分别进行,统治阶级和普罗大众按照相同的逻辑各自从自身出发对灾害进行着不同的意义建构。两个场域内的意义建构都有利于主体从自身出发增强对灾害的掌控感,意义建构的本身则有利于价值....
图2.1《永济县志》中详细记载的丁戊奇荒期间斗麦价格变动情况
1.经济结构的破坏灾荒对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表现在物价波动、市场秩序混乱、产业链面。首先,灾荒导致了物价波动。粮食歉收或绝收导致食物短缺,粮价奇在灾荒期间,粮价可能会上涨几倍、几十倍甚至近百倍。“丁戊奇荒”间大米每斗涨至三千以外,小米亦在二千八九百文”1,“河东地区大、小米五六两不....
本文编号:4038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3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