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巴渝文化的景区接待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以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中心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05 03:04
巴渝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追本溯源,其形成归结于远古巴人、巴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演变。作为地域文化载体的巴渝传统建筑,是巴渝文化和地域文明的浓缩与凝固。而如今,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巴渝传统建筑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分支,其自身的地域性特征正逐渐消失。1999年,第20届UIA大会于北京召开,大会中一再强调:没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识别性的建筑,就不是世界的建筑。地区特色依靠建筑这个实体来体现,其本身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延续。面对全球各种建筑思潮和旅游文化的影响,巴渝地域文化和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关注。风景区的发展必须同时提升它的服务设施,景区接待中心作为当中的重要旅游设施,游客可以通过它了解到风景区的人文地理与风土人情。与此同时,景区接待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产生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建筑本身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但是巴渝地区的景区接待中心体现巴渝地域特色的较少。总的来说,建筑本身的设计理念应根植于巴渝本土的自然特色、人文风情及技术特征,使其更加充分展示出巴渝特色,成为连接当地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媒介。本文从景区接待中心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外地域主义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景区接待中心的研究
1.3.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巴渝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2.1 巴渝相关概念解析
2.1.1 巴渝地理范围与历史沿革
2.1.2 巴渝地域文化与特色简析
2.1.3 巴渝传统建筑的相关概念
2.2 巴渝传统建筑特征的形成
2.2.1 巴渝地域性形成的三大因素
2.2.2 巴渝建筑与地形空间的关系
2.2.3 巴渝独特的气候与建造措施
2.3 巴渝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
2.3.1 巴渝传统干栏建筑特征
2.3.2 传统干栏建筑构筑特征
2.3.3 巴渝传统建筑布局特征
2.3.4 建筑组合以及单体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景区接待中心的地域文化表达
3.1 景区接待中心相关特征解析
3.1.1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
3.1.2 景区接待中心选址布局
3.1.3 景区接待中心功能设置
3.1.4 地域性表达的影响因素
3.2 景区接待中心的地域文化表达
3.2.1 学习传统民居特色
3.2.2 地域文化表达原则
3.2.3 地域文化表达策略
3.3 国内外景区接待中心优秀实例
3.3.1 国外景区接待中心项目实践
3.3.2 国内景区接待中心项目实践
3.4 本章小结
4 景区接待中心的巴渝地域特色呈现
4.1 寻求巴渝传统文脉的延续
4.1.1 地域人文元素的提取
4.1.2 提取元素符号的运用
4.2 建筑与巴渝景区环境相互融合
4.2.1 与空间环境的契合
4.2.2 场所与精神的营造
4.2.3 设计融入巴渝特色
4.2.4 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4.3 巴渝景区接待中心的地域性设计方法
4.3.1 遵循巴渝地域性设计原则
4.3.2 整合巴渝地域性设计策略
4.4 景区接待中心学习借鉴巴渝传统民居
4.4.1 巴渝传统民居建筑
4.4.2 渝东南土家族民居
4.4.3 借鉴巴渝民居形式的优秀实例
4.4.4 巴渝传统民居的设计借鉴要点
4.5 本章小结
5 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5.1 宣汉与巴渝文化关系
5.1.1 巴文化与罗家坝遗址
5.1.2 宣汉县与土家族文化
5.1.3 巴渝传统建筑与宣汉
5.2 巴山大峡谷项目概况
5.2.1 区位与景观人文资源
5.2.2 景区规划与目标原则
5.2.3 渡口镇整体现状解读
5.3 项目规划选址与布局
5.3.1 巴山大峡谷渡口镇规划-----顺山应水
5.3.2 景区接待中心建筑选址-----因势利导
5.3.3 景区接待中心建筑布局-----传统现代
5.3.4 集散广场与停车场设计-----空间整合
5.4 渡口镇景区接待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5.4.1 规划布局协调场镇肌理---尊重本土文化
5.4.2 空间环境凸显文化底蕴---天人合一思想
5.4.3 建筑设计表达巴渝特色---借鉴传统民居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中心技术图纸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43026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外地域主义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景区接待中心的研究
1.3.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巴渝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2.1 巴渝相关概念解析
2.1.1 巴渝地理范围与历史沿革
2.1.2 巴渝地域文化与特色简析
2.1.3 巴渝传统建筑的相关概念
2.2 巴渝传统建筑特征的形成
2.2.1 巴渝地域性形成的三大因素
2.2.2 巴渝建筑与地形空间的关系
2.2.3 巴渝独特的气候与建造措施
2.3 巴渝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
2.3.1 巴渝传统干栏建筑特征
2.3.2 传统干栏建筑构筑特征
2.3.3 巴渝传统建筑布局特征
2.3.4 建筑组合以及单体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景区接待中心的地域文化表达
3.1 景区接待中心相关特征解析
3.1.1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
3.1.2 景区接待中心选址布局
3.1.3 景区接待中心功能设置
3.1.4 地域性表达的影响因素
3.2 景区接待中心的地域文化表达
3.2.1 学习传统民居特色
3.2.2 地域文化表达原则
3.2.3 地域文化表达策略
3.3 国内外景区接待中心优秀实例
3.3.1 国外景区接待中心项目实践
3.3.2 国内景区接待中心项目实践
3.4 本章小结
4 景区接待中心的巴渝地域特色呈现
4.1 寻求巴渝传统文脉的延续
4.1.1 地域人文元素的提取
4.1.2 提取元素符号的运用
4.2 建筑与巴渝景区环境相互融合
4.2.1 与空间环境的契合
4.2.2 场所与精神的营造
4.2.3 设计融入巴渝特色
4.2.4 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4.3 巴渝景区接待中心的地域性设计方法
4.3.1 遵循巴渝地域性设计原则
4.3.2 整合巴渝地域性设计策略
4.4 景区接待中心学习借鉴巴渝传统民居
4.4.1 巴渝传统民居建筑
4.4.2 渝东南土家族民居
4.4.3 借鉴巴渝民居形式的优秀实例
4.4.4 巴渝传统民居的设计借鉴要点
4.5 本章小结
5 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5.1 宣汉与巴渝文化关系
5.1.1 巴文化与罗家坝遗址
5.1.2 宣汉县与土家族文化
5.1.3 巴渝传统建筑与宣汉
5.2 巴山大峡谷项目概况
5.2.1 区位与景观人文资源
5.2.2 景区规划与目标原则
5.2.3 渡口镇整体现状解读
5.3 项目规划选址与布局
5.3.1 巴山大峡谷渡口镇规划-----顺山应水
5.3.2 景区接待中心建筑选址-----因势利导
5.3.3 景区接待中心建筑布局-----传统现代
5.3.4 集散广场与停车场设计-----空间整合
5.4 渡口镇景区接待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5.4.1 规划布局协调场镇肌理---尊重本土文化
5.4.2 空间环境凸显文化底蕴---天人合一思想
5.4.3 建筑设计表达巴渝特色---借鉴传统民居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中心技术图纸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43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043026.html
上一篇:《泉郡总图》绘图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