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人才区域性需求趋势研究——对四川、陕西、上海的预测与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2 23:15
科技创新人才是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四川、陕西、上海三省市2017-2021年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需求预测和比较分析。R语言求解结果表明,三地及高技术产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增速存在区域性差异,新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性非均衡态势将逐渐形成,区域性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合理规范人才竞争应成为国家层面的人才政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提高人才与产业匹配度既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也是区域性人才管理工作的重点。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1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科技创新人才与产业升级、经济增长
1.2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预测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样本数据来源
3 四川、陕西、上海三省市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预测
3.1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预测
3.2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趋势比较分析
3.3 预测结果讨论
4 启示与建议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J]. 裴玲玲. 科学学研究. 2018(05)
[2]科技型人才聚集与高新产业协同度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分析[J]. 徐思思,张红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适应创新驱动的中国科技人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柳希.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3)
[4]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与实证检验[J]. 李政,杨思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5]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对科技人才发展的需求与趋势[J]. 李春浩,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5)
[6]我国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J]. 王桂月,徐瑶玉,王圆圆,李新运.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3)
[7]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J]. 芮雪琴,李亚男,牛冲槐. 中国科技论坛. 2015(08)
[8]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的现状与提升战略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研数据[J]. 杨明海,李倩倩,袁洪娟.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04)
[9]我国“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创新驱动保障机制研究[J]. 陈建武,张向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0)
[10]国内人才需求预测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分析[J]. 李朋波,张庆红. 当代经济管理. 2014(05)
本文编号:3512634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1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科技创新人才与产业升级、经济增长
1.2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预测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样本数据来源
3 四川、陕西、上海三省市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预测
3.1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预测
3.2 科技创新人才需求趋势比较分析
3.3 预测结果讨论
4 启示与建议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J]. 裴玲玲. 科学学研究. 2018(05)
[2]科技型人才聚集与高新产业协同度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分析[J]. 徐思思,张红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适应创新驱动的中国科技人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柳希.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3)
[4]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与实证检验[J]. 李政,杨思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5]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对科技人才发展的需求与趋势[J]. 李春浩,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5)
[6]我国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J]. 王桂月,徐瑶玉,王圆圆,李新运.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3)
[7]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J]. 芮雪琴,李亚男,牛冲槐. 中国科技论坛. 2015(08)
[8]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的现状与提升战略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研数据[J]. 杨明海,李倩倩,袁洪娟.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04)
[9]我国“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创新驱动保障机制研究[J]. 陈建武,张向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0)
[10]国内人才需求预测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分析[J]. 李朋波,张庆红. 当代经济管理. 2014(05)
本文编号:3512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1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