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2 23:13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自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理论引领着中国人民迈向繁荣和富强,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人才思想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才识别和选拔上,都提出了“德”“才”标准,都坚持“贤”“能”原则;都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和使用人才。由于毛泽东邓小平各自面对的是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的不同时代主题,因而他们的人才思想在出发点、理论创新侧重点、实践的具体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究其原因,除受时代主题的影响外,他们所处的中国社会形势及他们个人经历和个性气质的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更好地借鉴经验,汲取精华,对当今的人才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走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才建设道路,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人才的全面发展,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一致性
2.1 充分认识和肯定人才的重要性
2.1.1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2.1.2 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
2.2 善于识别和选拔人才
2.2.1 在人才识别上提出“德”“才”标准
2.2.2 在人才选拔上坚持“贤”“能”原则
2.3 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
2.3.1 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2.3.2 坚持在发展中使用人才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差异性
3.1 出发点不同
3.1.1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出发点
3.1.2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出发点
3.2 理论创新侧重点不同
3.2.1 毛泽东在人才思想上的新探索
3.2.2 邓小平对人才思想的新发展
3.3 实践的具体形式不同
3.3.1 毛泽东注重在革命中锻炼人才
3.3.2 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造就人才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差异性成因分析
4.1 世界时代主题的变化
4.1.1 革命与战争
4.1.2 和平与发展
4.2 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
4.2.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继续探索
4.3 个人历程和个性特质的作用
4.3.1 革命意志和浪漫气质对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影响
4.3.2 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影响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比较研究的几点启示
5.1 要坚持实事求是,走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才建设道路
5.2 要大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5.3 要注重与时俱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0857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一致性
2.1 充分认识和肯定人才的重要性
2.1.1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2.1.2 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
2.2 善于识别和选拔人才
2.2.1 在人才识别上提出“德”“才”标准
2.2.2 在人才选拔上坚持“贤”“能”原则
2.3 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
2.3.1 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2.3.2 坚持在发展中使用人才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差异性
3.1 出发点不同
3.1.1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出发点
3.1.2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出发点
3.2 理论创新侧重点不同
3.2.1 毛泽东在人才思想上的新探索
3.2.2 邓小平对人才思想的新发展
3.3 实践的具体形式不同
3.3.1 毛泽东注重在革命中锻炼人才
3.3.2 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造就人才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差异性成因分析
4.1 世界时代主题的变化
4.1.1 革命与战争
4.1.2 和平与发展
4.2 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
4.2.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继续探索
4.3 个人历程和个性特质的作用
4.3.1 革命意志和浪漫气质对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影响
4.3.2 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影响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比较研究的几点启示
5.1 要坚持实事求是,走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才建设道路
5.2 要大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5.3 要注重与时俱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0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404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