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汉代“三年之丧”的形态演进及其动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4-11-02 06:41
   "三年之丧"作为"人道之至文者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极高的德行要求,在此基于对于"三年之丧"的起源认识,来着眼于汉代"三年之丧"实施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汉初"短丧诏"的特殊历史背景、西汉中后期的磨合、调整阶段、东汉复归居丧礼义的反视阶段,来分析这一重礼的社会动因与文化背景,由此达到对于丧礼制度的演变与转化更具体的理解。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三年之丧”的基本内容
二、“三年之丧”的起源认识
    (一) “自古有之”说
    (二) 殷商旧制说
    (三) 周代制礼说
    (四) 孔子创制说
    (五) 东夷之俗说
    (六) 周祭说
三、形态变化及其社会动因
    (一) 汉初“短丧诏”的特殊历史背景
    (二) 西汉中后期的磨合、调整阶段
    (三) 东汉复归居丧礼仪的反视阶段
        1. 东汉时期官方态度的变化
        2. 伪作姿态以服顺孝道民风
        3.“三年之丧”崇敬理念的泛化
四、余论



本文编号:4009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09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