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朝追赠之太子谥号及其释义

发布时间:2024-11-03 11:02
   唐朝有十三位皇族子弟生前没有被册立为皇太子,而在死后却获得了太子谥号。这些皇子被追谥为太子的情况比较复杂,有年少而亡者、英年早逝者、含冤而死者,也有处事谨慎而善始善终者,具体到每一个人通常又是多种因素共存,只是主要因素有所侧重。唐代前期追赠的太子谥号不多,皇室子弟对太子之位的争夺非常残酷,玄宗在位时先后赠予三个兄弟和两个儿子太子谥号,赠谥现象逐渐流行,此后的皇权争夺虽然存在,但大都是权臣、宦官等势力相互角逐引起的,皇族内部相互残杀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追谥太子等教育形式产生的影响。以宗法血缘而言,皇帝和追谥为太子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不仅有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也有叔侄关系甚至祖孙关系。皇族子弟能否被追谥为太子虽然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为评判标准,但也与在位皇帝有较大关系,通常又与诸多政治因素密不可分。对生前无缘太子之位的皇族子弟而言,太子谥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对他们生前事迹和品德的褒扬和肯定,也是对宗室子弟的较为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有利于引导他们和睦相处并遵守皇权至上的礼仪制度,具有惩恶劝善的社会功能。唐朝的追谥太子属于官谥,是太子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礼制史上有...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含冤而死或被冤杀者
    1. 李重润谥号“懿德太子”
    2. 李凑谥号“怀懿太子”
    3. 李倚谥号“恭哀太子”
    4. 追尊的谥号有明显的昭雪之义
二、处事谨慎且与皇帝关系和睦者
    1. 李撝谥号“惠庄太子”
    2. 李范谥号“惠文太子”
    3. 李业谥号“惠宣太子”
    4. 此类谥号旨在引导兄弟和睦相处以避免权力纷争
三、英年而逝者
    1. 李琮谥号“靖德太子”
    2. 李琬谥号“靖恭太子”
    3. 李邈谥号“昭靖太子”
    4. 此类谥号旨在激励皇族子弟勤劳国事建功立业
四、年未弱冠而亡者
    1. 李佋谥号“恭懿太子”
    2. 李謜谥号“文敬太子”
    3. 李普谥号“悼怀太子”
    4. 李汉谥号“靖怀太子”
五、追赠太子谥号具有教育皇族子弟的社会功能



本文编号:401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11164.html

上一篇:西周婚姻文化试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7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