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赵鼎集团”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02 18:52
靖康之变后,高宗建立南宋政权,为了强调自身继位的合法性,确立了批判熙丰、崇观政治,推崇元祐的总基调。但是在现实的军事压力面前,高宗并未落实南宋立国定下的这一政治基调,关于新、旧党的争议仍在延续。直到赵鼎上台后,推崇元祐政事和学术一事才得以真正实施。赵鼎在南宋高宗朝两度拜相,分别是绍兴四年(1134)九月至六年(1136)十二月,绍兴七年(1137)九月至八年(1138)十月。任相期间,信奉程颐洛学的赵鼎积极援引了一大批元祐背景特别是洛学背景的士人入朝,进而对北宋以来的新、旧党争议问题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以赵鼎为中心形成的士大夫群体被研究者们称为“赵鼎集团”。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赵鼎集团”这一概念进行辨析,立足于新、旧党争以及和、战问题两大背景,以“赵鼎集团”的形成、发展壮大和最终瓦解为脉络,考察这一群体成员之间、这一群体与其他同时期政治人物间的交往活动,说明南宋初期复杂的政治环境如何影响“赵鼎集团”和高宗的选择。文章共四个部分。第一章细致地梳理了“赵鼎集团”的形成背景。从元祐孟后在南宋政权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阐明南宋推崇元祐政事和学术这一政治基调的由来。作为元祐学术之一的洛...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赵鼎集团”的形成
第一节 “遵元祐”基调的确立
一、元祐孟后在南宋初建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两宋之交对元祐路线的认同过程
第二节 洛学势力的异军突起
第三节 赵鼎拜相
第二章 “赵鼎集团”的壮大
第一节 实录的重修与“赵鼎集团”的人员组成
第二节 “赵鼎集团”的施政作为
一、清算新党成员,录用旧党人士
二、巩固邦本,重视民生
三、约束武将,恢复三衙旧制
四、任职侍讲,推动资善堂和宗室教育
第三节 “赵鼎集团”与张浚的关系
一、从赵张并相到赵张决裂
二、赵鼎的第一次罢相
三、张浚罢相与赵鼎复相
第三章 “赵鼎集团”的瓦解
第一节 赵鼎对绍兴八年宋金和议的态度
第二节 “赵鼎集团”的内部分歧与外部危机
第三节 赵鼎罢相与“赵鼎集团”的瓦解
第四章 “赵鼎集团”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赵鼎集团”在绍兴八年后的政治命运
一、以“反对和议”的罪名对“赵鼎集团”的打击
二、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对“赵鼎集团”进行的打击
第二节 “赵鼎集团”的影响与赵鼎的身后名
一、“赵鼎集团”的影响
二、赵鼎的身后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09976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赵鼎集团”的形成
第一节 “遵元祐”基调的确立
一、元祐孟后在南宋初建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两宋之交对元祐路线的认同过程
第二节 洛学势力的异军突起
第三节 赵鼎拜相
第二章 “赵鼎集团”的壮大
第一节 实录的重修与“赵鼎集团”的人员组成
第二节 “赵鼎集团”的施政作为
一、清算新党成员,录用旧党人士
二、巩固邦本,重视民生
三、约束武将,恢复三衙旧制
四、任职侍讲,推动资善堂和宗室教育
第三节 “赵鼎集团”与张浚的关系
一、从赵张并相到赵张决裂
二、赵鼎的第一次罢相
三、张浚罢相与赵鼎复相
第三章 “赵鼎集团”的瓦解
第一节 赵鼎对绍兴八年宋金和议的态度
第二节 “赵鼎集团”的内部分歧与外部危机
第三节 赵鼎罢相与“赵鼎集团”的瓦解
第四章 “赵鼎集团”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赵鼎集团”在绍兴八年后的政治命运
一、以“反对和议”的罪名对“赵鼎集团”的打击
二、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对“赵鼎集团”进行的打击
第二节 “赵鼎集团”的影响与赵鼎的身后名
一、“赵鼎集团”的影响
二、赵鼎的身后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09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0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