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养犬地方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3 02:36
在城市养犬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各地纷纷出台地方养犬管理法规规章,对犬只饲养中的免疫、登记、管理等基本问题做出回应。针对危险性和攻击性较强的大型犬与烈性犬,多地普遍采用将这些犬类列为“禁养犬”的方式严格管控,然而在实践中却遭遇种种阻力。从法理角度对我国现行禁养犬地方立法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立法目的单一、体系缺散、权利救济设计缺失等问题。同时,在日渐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严格禁养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反思。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地方国家机关权力配置和公民权利保护等不同角度出发,在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内,对禁养犬管理的立法理念、行政许可、管理模式及权利救济机制等关键问题做出改进,以更好发挥地方立法的漏洞填补功能,实现地方法与国家法的协调对接,织密公民权利保护网络。同时可在禁养犬地方立法中引入动物福利研究成果,确定犬只福利内容及保护措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明禁养犬地方立法的理论价值及研究意义,并分析禁养犬地方立法中包含的法律关系;然后结合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禁养犬地方立法研究中的不足;最后初步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现状
1.2.2 实务进展概况
1.3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内容
第二章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分析
2.1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依据
2.1.1 利益调和的现实考量
2.1.2 法律体系的技术填补
2.1.3 价值维护的客观需要
2.2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律体系
2.2.1 基本概念阐释
2.2.2 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2.2.3 法律体系概况
2.3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权力配置
2.3.1 权力基础
2.3.2 权力范围
2.3.3 权力配置
2.4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权利救济
2.4.1 权利救济的类型
2.4.2 救济方式的配置
第三章 我国禁养犬地方立法的实证考察
3.1 禁养犬地方立法概况
3.2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依据及法律位阶
3.2.1 立法依据
3.2.2 法律位阶
3.3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主要内容
3.3.1 禁养犬的种类和禁养区域
3.3.2 养犬人的责任义务
3.3.3 违规饲养行为的规制
3.3.4 权利救济的部分内容
3.4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实效评析
3.4.1 执法模式概况
3.4.2 实施效果评析
第四章 我国禁养犬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4.1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问题
4.1.1 立法理念问题
4.1.2 价值缺失问题
4.2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律体系问题
4.2.1 体系缺散问题
4.2.2 地区失衡问题
4.2.3 位阶及文本问题
4.3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认定范围及标准问题
4.3.1 认定范围及标准概况
4.3.2 认定范围问题
4.3.3 认定标准问题
4.4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许可和管制问题
4.4.1 许可设定的缺位
4.4.2 管制问题
4.5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权利救济问题
4.5.1 权利内容不明
4.5.2 机制设计缺失
4.5.3 机制对接不畅
第五章 完善我国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思考
5.1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重构
5.1.1 理念导向
5.1.2 价值补充
5.2 禁养犬地方立法法律体系的重塑
5.2.1 行政法规强化价值引导
5.2.2 地方性法规凸显全面规范
5.2.3 地方政府规章细化实施规范
5.2.4 加强区域协作推进立法协调
5.3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权力配置
5.3.1 方案预设
5.3.2 制约与协调
5.4 禁养犬地方立法主要内容的完善
5.4.1 完善许可制度
5.4.2 改进管理模式
5.4.3 突出权利保护
5.4.4 明确犬类的法律地位和福利
5.5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权利救济机制改进
5.5.1 部分救济途径的程序完善
5.5.2 救济机制的整体设计
第六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出版的论著、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5607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现状
1.2.2 实务进展概况
1.3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内容
第二章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分析
2.1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依据
2.1.1 利益调和的现实考量
2.1.2 法律体系的技术填补
2.1.3 价值维护的客观需要
2.2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律体系
2.2.1 基本概念阐释
2.2.2 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2.2.3 法律体系概况
2.3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权力配置
2.3.1 权力基础
2.3.2 权力范围
2.3.3 权力配置
2.4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权利救济
2.4.1 权利救济的类型
2.4.2 救济方式的配置
第三章 我国禁养犬地方立法的实证考察
3.1 禁养犬地方立法概况
3.2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依据及法律位阶
3.2.1 立法依据
3.2.2 法律位阶
3.3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主要内容
3.3.1 禁养犬的种类和禁养区域
3.3.2 养犬人的责任义务
3.3.3 违规饲养行为的规制
3.3.4 权利救济的部分内容
3.4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实效评析
3.4.1 执法模式概况
3.4.2 实施效果评析
第四章 我国禁养犬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4.1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问题
4.1.1 立法理念问题
4.1.2 价值缺失问题
4.2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律体系问题
4.2.1 体系缺散问题
4.2.2 地区失衡问题
4.2.3 位阶及文本问题
4.3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认定范围及标准问题
4.3.1 认定范围及标准概况
4.3.2 认定范围问题
4.3.3 认定标准问题
4.4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许可和管制问题
4.4.1 许可设定的缺位
4.4.2 管制问题
4.5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权利救济问题
4.5.1 权利内容不明
4.5.2 机制设计缺失
4.5.3 机制对接不畅
第五章 完善我国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思考
5.1 禁养犬地方立法的法理重构
5.1.1 理念导向
5.1.2 价值补充
5.2 禁养犬地方立法法律体系的重塑
5.2.1 行政法规强化价值引导
5.2.2 地方性法规凸显全面规范
5.2.3 地方政府规章细化实施规范
5.2.4 加强区域协作推进立法协调
5.3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权力配置
5.3.1 方案预设
5.3.2 制约与协调
5.4 禁养犬地方立法主要内容的完善
5.4.1 完善许可制度
5.4.2 改进管理模式
5.4.3 突出权利保护
5.4.4 明确犬类的法律地位和福利
5.5 禁养犬地方立法中的权利救济机制改进
5.5.1 部分救济途径的程序完善
5.5.2 救济机制的整体设计
第六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出版的论著、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404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