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民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20 04: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自身权利的探索与追求是一直在不断进行的。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自身人格权、人格利益保护的价值诉求不断在趋向全面。由于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国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或相近的法律文化传统。纵观当今世界最为主要的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这两大法系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体系,并各自形成了在当今世界各国最为主要的两大法律阵营。纵观我国的立法史,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我国深受大陆法系影响,因而也建立了严格的物权与债权,财产权与人格权区分的民法体系。这种立法体系一方面对于我国建立逻辑严密的民法体系,促进法律不断完善是有利的,但也应看到这种大量移植大陆法系法律的立法模式也产生了对于调整对象的渐变机制缺乏灵活性,法律表达能力受到限制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刺激了许多新生事物的产生,在传统的财产与人格二分格局外产生了一类新的财产即具有人格利益财产,这种财产是源于身体或具有身体健康意义,具有人格象征意义或寄托特殊情感而蕴含人格利益的且这种财产的损害会给所有权人或权利人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的,具有唯一性、不...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确立
    第一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理论发展及制度变迁
        一、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理论发展:以人格与财产的关系为视角
        二、我国立法上对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概念提出
        一、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必要性及理论证成
        二、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提出
        三、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特征
    第三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具有人格利益财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二、具有人格利益财产权与人格权商品化的关系
第二章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界定与典型形态
    第一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界定标准
        一、权利主体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联系程度
        二、对特定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法律价值衡量
    第二节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典型形态
        一、源于身体具有人身健康意义的财产
        二、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的财产
        三、寄托特殊情感的财产
第三章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现行模式反思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对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理论研究的障碍
        一、对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理论研究的传统理论障碍
        二、对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理论研究现有学说的障碍
        三、对于侵害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认定混乱
        四、对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理论的反思
    第二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在理论研究和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一、在立法上对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模式选择及认定保护
    第一节 对于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认定
        一、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之学理认定
        二、人格利益财产权之上的特定财产因素
        三、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之司法实践认定
    第二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的域外立法
        一、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保护之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域外立法模式梳理
        二、对于域外立法模式的分析及选择
    第三节 具有人格利益财产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认定
        一、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正当性依据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三、侵害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7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037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