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县出土战国编钟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5 22:33
涉县北关1号墓是河北少有的战国高等级贵族大型墓葬,该墓出土有成套战国时期乐器,包括29件青铜编钟和10件编磬,这些乐器可大致分为四类,有镈钟、甬钟、纽钟、磬,皆为先秦中原礼乐的核心成员,且多数为实用乐器,乐器纹饰细致,镈、纽钟和编磬皆有清晰的音高设置,乐器组合关系明确。本文着重对涉县北关1号墓出土编钟乐器进行较为综合的分析,首先根据墓葬概况和主要随葬品等重要信息,认定其国属应为赵国所有;通过对该墓编钟的形制纹饰、音乐性能、乐器组合等情况进行分别解读,做出了结合时代特征的综合分析;再通过乐器的自身研究,并综合文献,对赵国的乐器使用情况及赵国音乐文化属性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当地文化资源,探索性的对赵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开发进行了延伸思考。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2720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涉县北关1号墓发掘现场情况①
涉县北关1号墓葬,除当时农民对墓葬东南角有扰乱现象之外,摆放乐器的关键部位并无盗扰,墓室本身保存情况尚好。后经考古队科学发掘出土了68件文物,加上从农民手中收回的文物,共计140件左右。遗憾的是,该墓在此前施工时被挖毁了现场,部分随葬品的摆放位置、棺椁、墓主尸骨情况,以及相关器物....
图2-2涉县北关1号墓编磬①
关于编钟研究的部分在第三章会有针对性探讨。在此先将编磬部分进行简要介绍,主要涉及编磬的形制特点和编磬用料特点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磬体形状较显“粗笨”。从出土编磬的造型风格来看,基本符合春秋中期后的成熟期磬的形制规范,即鼓、股上边及两博为直边,磬底呈弧曲内凹。仔细观察磬的磬体和对比....
图3-1涉县北关镈钟
涉县北关1号墓出土的29件青铜编钟,其中镈钟和纽钟制作精细,保存完好;而甬钟近半数破碎,尽管如此,钟的外部形制和纹饰仍清晰可见。这批乐钟的外形构造多与中原乐钟相似,但观察钟的细部及纹饰可知不完全与中原钟所雷同,比如纽钟的纽部、甬钟的甬柱、镈钟与纽钟的枚饰等,似有晋地乐器的遗风。图....
图3-2涉县北关甬钟①
图3-1涉县北关镈钟图3-3涉县北关纽钟
本文编号:4052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405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