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历史小说《四朝代》成语的汉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4:50
【摘要】:长篇历史小说《四朝代》(1953年)描写了曼谷王朝五世王至八世王统治时期的中上层贵族生活,是公认的泰国20世纪文学台柱作品,被翻译成中、日、英、法多国文字,也是进行二战前近代泰国风貌研究的重要著作,对泰国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深远。《四朝代》口语化的语言、大量成语的使用及其影响力超过泰国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有很多语言表达形式直到如今仍然是泰国人民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分别从文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四朝代》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修辞方式的使用和汉泰语言对比等方面,对作品中成语的使用及其汉译进行探索的尚不多见。但成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不同于一般的词语使用。历代沿用下来的成语不但形式简洁、结构凝固,还承载着民族性的内容和文化底蕴。在翻译和跨文化交际中,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译作品的质量和交流的成功与否。本文主要以《四朝代》中的成语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泰语成语的汉译情况。以期为泰语成语的正确翻译、汉泰双语学习者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提供参考,更好促进中泰两国的交流。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论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概述了前人对泰语成语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并阐明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同时,本章也对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步骤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四朝代》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归纳了泰语成语的形式特征,对其中成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第三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文本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泰语版《四朝代》及其汉译本的成语翻译实例进行了细致考察和对比分析,从而归纳总结了泰语成语汉译的五大类型及三大翻译策略。第四章着重讨论了泰语成语在汉译过程中的动态性,探究了影响泰语成语汉译效果的文化因素、译者的主体间性和其它的可能因素,并就成语翻译的方法和过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412;I046
本文编号:2626899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412;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婉华;泰国历史小说《四朝代》中珀怡性格的文化意蕴[J];思想战线;1996年02期
2 吴圣杨;郑晨柳;;从《四朝代》主人公子女的命运设计看作者的佛教业报观[J];嘉应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李健;泰国小说《四朝代》主题论考[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4 栾文华;赋予历史以血肉和灵魂——评克立·巴莫的长篇历史小说《四朝代》[J];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03期
5 高树榕 ,朱移山;历史的更进与道德的阵痛——《四朝代》的启示意义[J];国外文学;1990年Z1期
6 高倩;;克立·巴莫与巴金笔下的男性形象——试论泰国名著《四朝代》与《家》的文学创作的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2年15期
7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奔(TEERAWAT KARNSOPA);泰国历史小说《四朝代》成语的汉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吴漂兰;一个时代的记忆—克立·巴莫《四朝代》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6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2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