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现代汉越语外来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10:22
【摘要】: 中国外来词与越南外来词对比研究—以现代汉语外来词与越语外来词为主 汉越语言在其语言发展历史过程中都曾借用和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它们都各具特色。从对比的角度研究汉越语言借用外来词的现象,探究两种语言中外来词构成的源因、借源、分布、异同和特点及其与本民族语言融合的情况,总结其发展趋势的优缺点。对越南学生们学汉语和越语会辨别母国语与外来词来源问题更加了解,掌握,体会以便运用准确外来语,接纳使用但是不滥用,保护越南语言的纯洁。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绪论、正文、结束语和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部分概述了本课题对比研究的现状、本课题对比研究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的材料、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以及论文的结构。 正文由三章组成: 第二章:介绍外来词学术名称,研究成果,回顾了外来词借入的主要历史阶段、探讨了外来词借入的原因以及汉越外来词借源。 第三章:研究外来词被借入汉越语两种语言后的主要分布领域,比较汉越语外来词来源分布异同。 第四章:本章分别从汉越语外来词的借词方式,汉越语外来词词义的外在演变以及词义、语体和修辞上的变异,汉越语外来词的特点和吸收与同化外来词的功能角度揭示外来词借入汉越语的优缺点。 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对比研究的总结,并展望了外来词的发展前景。 从外来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汉越语外来词存在着许多相似性和一些相异之处。由于中越两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近年内会趋于相对稳定,外来词的借入也会由中越改革开放初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传媒的作用下,数量持续增加,同化的速度也会相对加快。特别是国际词语在汉越语中还会增多,英语外来词仍将是外来词来源的主流,英语外来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流通领域会更加广泛。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136.5;H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张清;相对对照反义词[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贺文照;汉语意译外来词归属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刘萍;从隐指看汉语交际中的民族文化折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唐祥金;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学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王霜梅;汉语定中短语转喻探微[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卜师霞;《史记》中“看”义类单音动词的历史比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靳建芳,戴卫平;外来新词新语的汉化翻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申莉;浅谈修辞造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彦春;令留学生头疼的称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悦;;对Bread一词的语义和文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灵;;中国英语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陈绂;;浅析日本学生学习助动词的难点与误区[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傅海燕;《黄帝内经》首见医学词汇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6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园;1990-2002年间的经济类新词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4 陈丽萍;法律语汇中的两栖词语[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谢燕;新词及其翻译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7 杨家胜;现代俄语中的评价范畴[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魏立;英汉委婉语之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骆乐;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译名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29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29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