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语义研究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H37
【文章目录】:
致谢词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语义的理据
第一节 语音理据
第二节 词法理据
一 动词词式的意义
二 名词词式的意义
三 阿拉伯语语义派生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语义理据
第二章 语义的种类
第一节 语言意义
第二节 言语意义
第三章 语义研究理论
第一节 指称理论与概念论
第二节 行为论
第三节 语义场理论
第四节 语义分析理论
第五节 国俗语义理论
第四章 阿拉伯语多义词
第一节 多义词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多义词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多义词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第五章 阿拉伯语反义词
第一节 反义词的种类
第二节 反义词的运用
第三节 一词反义
第六章 阿拉伯语同义词
第一节 同义词的界定
第二节 同义词的种类
第三节 同义词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同义词辨析
第五节 同义词的运用
第七章 阿拉伯语词义的变化
第一节 阿拉伯语词义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阿拉伯语词义变化的途径
第三节 阿拉伯语词义变化的类型
结束语
参考书目
附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张宏国;科技英语词汇的历时意义与共时意义及演变方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刘惠琴;;英汉常见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孙为群;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方法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曹瑞斓;英译汉程序浅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张靖;翻译中民族色彩词汇的处理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徐澄;;英语词汇文化重合现象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刘珍;;隐喻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游玉祥;;基于语言学视角的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外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庆;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顾铮;英汉比喻类颜色词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信;黎巴嫩标准阿拉伯语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晓菲;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7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83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