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越南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广告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13:44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广告学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运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走访咨询等研究方法对河内三十六街坊区域进行广告语言研究,然后归纳总结河内三十六街坊广告语言特点及区域所反映出的文化信息。首先,对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广告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语言及其应用特点;接着提出其区域的广告语言应用规范问题及原因分析;然后,探讨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反映出的文化现象;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从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广告语言种类、语言特点、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及文化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希望能够对有关河内三十六街坊广告语言方面的研究有所促进。
【学位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H4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越南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
    第一节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收集
        一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范围
        二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综合整体情况
        三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词语的收集方法
    第二节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词语的统计分析
        一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越南语使用情况
        三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英语使用情况
        四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汉语使用情况
        五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法语使用情况
        六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其他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整体的应用特点
        一 同行商铺广告大同小异
        二 具有吸引性
        三 具有本土特色性
    第四节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中越南语的应用特点
        一 具有普遍性
        二 具有民族风格
        三 具有通俗性
        四 具有传统性
        五 具有夸张性
第三章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的应用规范问题
    第一节 越南对于商铺广告的运用界定
        一 越南对于广告的一些相关定义
    第二节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中存在的问题
        一 广告语言的问题
        二 言过其实的广告问题
        三 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问题
    第三节 河内三十六街坊商铺广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商铺店主的文化程度
        二 广告语言的自身发展
        三 对广告标准的认知不到位
        四 政府在广告监管方面的机制不完善
        五 同行业广告相互仿照的行为
第四章 河内三十六街坊的商铺广告及区域反映出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 汉文化的发展遗迹
        一 华人经商的历史文化遗存
        二 中华文化的影响
        三 受到中国信仰习俗的影响
        四 越南曾使用汉字的文化印证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渗透发展
        一 法国文化的影响
        二 国际化英语的发展需求
    第三节 地区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 满足于生活现状的心理
        二 自豪的民族主义精神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祥;广告是一种文化[J];当代电视;2003年05期

2 尹冬贺,朱华乔;广告文化的民族性探讨[J];新闻前哨;2004年07期

3 崔绍忠,马姝;国际广告文化与国际商标的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袁丽华;李明;;文化的对垒——中西广告文化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罗淑娟;;试析广告文化中的负面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5年30期

6 黎青;;广告功利性、审美性的失衡与平衡[J];艺海;2006年01期

7 胡琼华;;论现代化视野中的中美广告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黑河学刊;2007年06期

8 张殿元;;反美学观照:广告文化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消解[J];新闻大学;2007年04期

9 马宁;;浅析广告中的文化因素[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肖朗;刘慧玲;;广告文化的审美解读[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卢山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吴辉;中国纸媒广告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观(1979~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3 彭小华;贬低还是讨好?[D];四川大学;2005年

4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杜积西;1978-2008:广告审美意识的流变[D];西南大学;2012年

6 许敏玉;商业视域下广告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佳;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刘潆檑;中国当代广告中的原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梓;心态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广告语言特色比较[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 刘婷;虚假广告:显微镜下的病相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哲;论广告符号化时代下中国儿童的广告素养教育[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海霞;性感广告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莎莎;仪式理论视角下的广告文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田占芬;从减肥广告看瘦身时尚的异化[D];河北大学;2007年

7 张蕊;广告信息符号建构的双重传译[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琦;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广告语写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同珍;广告社会责任中的两种失责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守安;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当代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广告形象[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85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