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新时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2 21:43
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我国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态意识的缺位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相伴而生,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和粮食危机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并不稳固,依然面临严峻形势。不仅我国如此,世界各国都饱受生态问题的困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观的源头,二人在其生活的时代对生态问题早有相关论述,面对国内外愈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新回到马恩经典著作,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有着历久弥新的新时代价值。论文回归原典,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研究视角,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轨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对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概况其基本特点,围绕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来探讨其蕴涵新时代价值。论文分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生态
1.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变历程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萌芽时期
2.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时期
2.2.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深化时期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3.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政治观
3.1.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观
3.1.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社会观
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点
3.2.1 人本性
3.2.2 实践性
3.2.3 生态批判性
3.2.4 前瞻性
4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4.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1.2 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实践启发
4.2.2 为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提供思维助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45264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生态
1.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变历程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萌芽时期
2.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时期
2.2.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深化时期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3.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政治观
3.1.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观
3.1.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社会观
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点
3.2.1 人本性
3.2.2 实践性
3.2.3 生态批判性
3.2.4 前瞻性
4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4.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1.2 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实践启发
4.2.2 为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提供思维助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45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452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