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地类型的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预测方法研究 ——以河北武安工业园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12 22:48
土地是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本底,土地利用结构深刻影响约束着各项活动的进行,对各类活动具有“锁定效应”,碳排放活动同样受土地利用结构的制约,通过空间规划调控用地结构是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成熟的碳排放核算指南与标准多以碳活动类别为框架进行设计,难以识别不同地类之间的碳排放差异,亦无法开展对规划方案的碳排放预测。由此,本文以碳排放量大、降碳潜力高的县域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用地类型的碳排放核算与预测方法研究。首先,建立基于用地类型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以确定各类用地与各类碳排放活动的关联关系为核心,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针对应用既有用地分类标准开展碳排放核算与预测的局限性,从各类用地所承载的碳活动出发,构建碳源/汇用地分类体系,共划分碳源用地、碳汇用地2个大类、10个中类和13个小类;二、针对既有碳排放核算方法在对各类用地开展核算的不适用,建立适应地类的碳排放核算框架,共划分农业活动、碳汇活动、能源活动、废弃物处理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五个部门,并对各类碳排放活动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三、设定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即明确各类用地所需核算的碳排放活动类别,形成碳源...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温室效应及其负面影响已成既定事实
1.1.2 县域工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1.1.3 工业领域是开展控碳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碳排放核算相关研究
1.4.2 碳排放预测相关研究
1.4.3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预测相关研究
1.4.4 既有研究总结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用地类型的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
2.1 构建碳源/汇用地分类体系
2.1.1 我国相关用地分类标准概述
2.1.2 专项用地分类体系探索
2.1.3 碳源/汇用地分类体系构建
2.2 确定碳排放核算边界、气体与方法
2.2.1 碳排放核算边界的界定
2.2.2 温室气体类型选定
2.2.3 碳排放核算方法选择
2.3 建立适应地类的碳排放核算框架
2.3.1 农业活动(CA-A)
2.3.2 碳汇活动(CA-S)
2.3.3 能源活动(CA-E)
2.3.4 废弃物处理活动(CA-W)
2.3.5 工业生产过程(CA-I)
2.3.6 汇总方式
2.4 设定各类用地与碳排放活动关联关系
2.4.1 碳汇用地相关碳排放活动的设定
2.4.2 碳源用地相关碳排放活动的设定
2.4.3 碳源/汇地类与碳排放活动关联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用地类型的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方法
3.1 碳排放预测的依据和技术路线
3.1.1 碳排放预测的依据选择
3.1.2 碳排放预测的技术路线
3.2 非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方法
3.2.1 农业活动预测方法
3.2.2 碳汇量预测方法
3.2.3 能源消耗量预测方法
3.2.4 废弃物处理量预测方法
3.3 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方法
3.3.1 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原理
3.3.2 工业企业类别划分方法及预测指标设定
3.4 碳排放预测情景设定
3.4.1 相关碳排放预测研究的情景设定借鉴
3.4.2 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情景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预测研究
4.1 研究区概述
4.1.1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简介
4.1.2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
4.2.1 现状碳源/汇用地整理
4.2.2 碳排放核算相关数据的处理
4.2.3 河北武安工业园碳排放现状特征
4.3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
4.3.1 规划空间布局方案选取与地类衔接
4.3.2 非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
4.3.3 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
4.3.4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结果
4.4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低碳发展对策与建议
4.4.1 低碳管理角度
4.4.2 空间规划角度
4.4.3 产业发展角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碳排放核算缺省值取值表
附录 B 碳排放预测相关指标取值表
附录 C:全球变暖潜势值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4045343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温室效应及其负面影响已成既定事实
1.1.2 县域工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1.1.3 工业领域是开展控碳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碳排放核算相关研究
1.4.2 碳排放预测相关研究
1.4.3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预测相关研究
1.4.4 既有研究总结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用地类型的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
2.1 构建碳源/汇用地分类体系
2.1.1 我国相关用地分类标准概述
2.1.2 专项用地分类体系探索
2.1.3 碳源/汇用地分类体系构建
2.2 确定碳排放核算边界、气体与方法
2.2.1 碳排放核算边界的界定
2.2.2 温室气体类型选定
2.2.3 碳排放核算方法选择
2.3 建立适应地类的碳排放核算框架
2.3.1 农业活动(CA-A)
2.3.2 碳汇活动(CA-S)
2.3.3 能源活动(CA-E)
2.3.4 废弃物处理活动(CA-W)
2.3.5 工业生产过程(CA-I)
2.3.6 汇总方式
2.4 设定各类用地与碳排放活动关联关系
2.4.1 碳汇用地相关碳排放活动的设定
2.4.2 碳源用地相关碳排放活动的设定
2.4.3 碳源/汇地类与碳排放活动关联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用地类型的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方法
3.1 碳排放预测的依据和技术路线
3.1.1 碳排放预测的依据选择
3.1.2 碳排放预测的技术路线
3.2 非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方法
3.2.1 农业活动预测方法
3.2.2 碳汇量预测方法
3.2.3 能源消耗量预测方法
3.2.4 废弃物处理量预测方法
3.3 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方法
3.3.1 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原理
3.3.2 工业企业类别划分方法及预测指标设定
3.4 碳排放预测情景设定
3.4.1 相关碳排放预测研究的情景设定借鉴
3.4.2 县域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情景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预测研究
4.1 研究区概述
4.1.1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简介
4.1.2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
4.2.1 现状碳源/汇用地整理
4.2.2 碳排放核算相关数据的处理
4.2.3 河北武安工业园碳排放现状特征
4.3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
4.3.1 规划空间布局方案选取与地类衔接
4.3.2 非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
4.3.3 工业用地碳排放预测
4.3.4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碳排放预测结果
4.4 河北武安工业园区低碳发展对策与建议
4.4.1 低碳管理角度
4.4.2 空间规划角度
4.4.3 产业发展角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碳排放核算缺省值取值表
附录 B 碳排放预测相关指标取值表
附录 C:全球变暖潜势值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404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453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