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长生殿》助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6 07:12

  本文关键词:《长生殿》助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汉语 语法 助词 《长生殿》


【摘要】:清初是近代汉语助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既有上古助词又有近代汉语新产生助词。对清初近代汉语助词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助词现象的演变脉络,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近代汉语助词系统本身发展规律。《长生殿》作为清代初期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对汉语史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长生殿》的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之、个、价、地、得、的”。其中“的”使用频率最高,且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并逐渐取代“地”。随着“地”用法的逐渐减弱,与其语法功能类似的“个”和“价”也开始走向衰落。 动态助词主要有“了、着、过、将、取、却”,其中“了、着、过”的用法占大部分,“将、取、却”用例很少。“了、着、过”的用法已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事态助词主要出现“了、来”两个,其中“去”在《长生殿》中作事态助词的用例没有出现,“来”的用例也很少,这表明清代事态助词“来”“去”和动态助词“将”“取”“却”一样逐渐衰落。《长生殿》中“了、来”语法功能更接近语气助词,这表明事态助词与语气助词有合流的趋势。 语气助词使用灵活,,既保留了上古的文言语气词“也、矣、哉、乎”等,也有近代新产生的“么、呵、罢、哩、呢”。其中“呵”例最多,古代汉语语气助词除“也”还大量使用以外,“矣”“乎”“哉”等用例已经很少,其用法在逐渐消失。《长生殿》中的语气助词既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已有的,也有近代汉语中新产生的。清初语气助词在功能和用法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相对而言,语气助词是使用最灵活的一类助词。反映了新旧语气助词的并存和更迭。 《长生殿》中的助词数量较多,其助词系统处于调整和完善的阶段,有些助词分工不明确,功能重叠,有些助词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用法。清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近代汉语助词系统向现代汉语助词系统过渡的关键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木霁弘;;“过”字虚化的历史考察[J];思想战线;1989年02期

2 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1191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91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