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部件规范与部件拆分
本文关键词:汉字部件规范与部件拆分 出处:《兰州学刊》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成字部件和独体字理论上应该指的是同一概念,但《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之《常用成字部件表》与《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之《现代常用独体字表》内容并不一致。《常用成字部件表》中共有成字部件311个,《现代常用独体字表》中共有独体字256个,二者都包含的字有254个,《常用成字部件表》中有而《现代常用独体字表》中没有的字57个,《现代常用独体字表》中有而《常用成字部件表》中没有的字2个。这样相互冲突的两个规范性文件的发布给汉字教学带来了困扰。文章对两个规范中相互冲突的汉字逐一进行分析,从构字能力、系统性、有利于理解字形结构、有利于教学和文字书写等各个方面考察这些字是否需要进一步分析,对部件规范提出修订意见。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基金】: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KZXA10023)
【分类号】:H122
【正文快照】: 一、关于部件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包括笔画—部件—成字三级单位,这已经成为共识。笔画是构成汉字楷书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包括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部件是介于笔画和成字之间的结构单位。典型的部件是大于笔画的笔画组合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傅永和;汉字的部件[J];语文建设;1991年12期
2 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J];语文建设;1997年03期
3 苏培成;汉字的部件拆分[J];语文建设;1997年03期
4 张普;;汉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论[J];语文研究;1984年01期
5 费锦昌;现代汉字部件探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2期
6 班吉庆,张亚军;汉字部件的定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英英;;“语音字元带字”汉字学习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李艳霞;;关于对外汉字字形教学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何林英;;试析构形理据下汉字结构的变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5 吴丽君;;《唐开成石经》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6 吴慧,付婷;汉字的形体结构与辩证思维[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孙雁雁;;基于多媒体初级汉语口语课堂的“互动-理解-输出自动化”教学模式[J];长江学术;2009年04期
8 赵悦;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习得规律与教学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刘翔;张诗亚;;汉字字源识字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许淑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小衡;;为何汉字形码输入法难以走出“难”的困境?——谈谈一些技术上的欠妥观点[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芸;古写本《群书治要·后汉书》异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攀;支架式汉字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程建红;会意字构形理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小初;现行规范汉字的理据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宋珊珊;现代形声字层级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海波;泰山石经文字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6 文丽;《干y字画》舆魏晋南北朝碑刻俗字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静;初中级阶段泰国留学生汉字部件学习策略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瑛;外国汉语学习者汉字偏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佑明;TPR对外汉字启蒙教学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娜;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评估[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伟琳,仉玉烛;汉字部件的界定、类别及其他──通用汉字结构辟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傅永和;汉字的部件[J];语文建设;1991年12期
3 晓东;;也谈部件定义[J];语文建设;1993年06期
4 晓东;现代汉字独体与合体的再认识[J];语文建设;1994年08期
5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暨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正式发布[J];语文建设;1998年01期
6 苏培成;现代汉字的部件切分[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3期
7 晓东;现代汉字部件分析的规范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3期
8 张天光,黄伯荣,翟万林;汉字构成的字元分析法[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彪;略说字母词的规范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2 赵世举;汉语对其他语言词语的吸收及其规范问题[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石潇纯;参考文献与学术论文[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黄伦生;公文规范与交往语言通约[J];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易国杰;关于简称及其他[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党静萍,韩维栋;结构式摘要的写作要点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03期
7 邸若虹,段逸山;古代医书训诂术语的类分与规范[J];医古文知识;2000年03期
8 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年06期
9 陈龙国;试论汉字的规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黄连平;牢固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J];焦作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克强;;非同素同构异形词的系统性规范[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美莺;;网络语言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3 张金竹;;媒体用语中的语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谢法奎;张全;袁毅;;基于HNC理论的语义标注语料库[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牟小峰;;面向英汉机器翻译的树库建设[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黄建明;;论彝文造字法[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7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帷韬;;《说文解字》叠文探微[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宝芝;;纳西东巴经《办喜事说吉利话》象形字简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韦世方;;从水书结构看汉字对水族文字之影响[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庄电一;曾辉煌过的古老文字[N];光明日报;2001年
2 金莉;“我姓金,不姓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王继成;汉字规范码研究步入实用阶段[N];光明日报;2002年
4 作者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教师 贾颖;集中识字与母语讲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5 记者 窦广生;汉字规范码研究步入实用阶段[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卜兆凤 魏元石;拼音为先导 可以化难为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记者 翟帆;我国已发布语言文字标准200多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凤华;《汉字部首表》让汉字应用更方便[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姚晓丹;两部汉字使用规范发布[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贾雪睿;中国人的间接式与美国人的直接式交际与语篇组织风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孙强;现代汉语多音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现代汉语同素异序同义词论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付晓雯;《现代汉语词典》异体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丁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素异序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立国;中国法庭口译员的角色定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周维维;汉语标题谦辞规范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乐;现代汉语双音节同素异序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陈莉;现代汉语字母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魏斌;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孙艳丽;中文房地产广告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郭海洋;惯用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4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3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