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字对古壮字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古壮字 喃字 汉越音 字义 字形字音 形声字 汉字音 字符号 声符 越南语 出处:《民族语文》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古壮字中有一定数量的字在字形、字音、字义及造字符号方面受到越南喃字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越南古岱字、古侬字作为中介来实现的。
[Abstract]:A certain number of characters in ancient Zhuang characters are influenced by Vietnamese characters in the aspects of shape, pronunciation, meaning and symbols. These influences are realized by Vietnamese Gudai characters, which are used as mediators.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瑶;;汉字的流传[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2 黄南津;胡惠;;方块壮字字形研究评议[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行;;古壮字及其与汉语言文化的认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梁庭望;;古壮字及其文献新探[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3 吴启禄;;布依族古籍中的方块布依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4 李锺振;;汉字对东方文明创造所带来的影响和简化字的地位[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邓艳霞邋实习生 李日章;推广壮民族语文 传承壮民族文化[N];南宁日报;2007年
2 记者 蒋林邋本报实习生 陆丽源 任凤芝;纪念国务院颁布《壮文方案》50周年[N];广西日报;2007年
3 演讲人 赵平安;汉字——我们的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10年
4 何成轩;汉字在越南再度趋热:传承文化的需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民族语言文字简介(四)[N];贵州民族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玲;他们,为壮语言文化传承而努力[N];南宁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韦丽娇 实习生 黄玉群;壮文,在波折中前行[N];南宁日报;2009年
8 伍刚硕;民族语文翻译与社会和谐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9年
9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王能宪;汉字与汉字文化圈[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秋香;喃字发展演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燕;古壮字义符认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冯金雄;《壮化道教道场经书》文本选释及其文化内涵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覃透;覃氏族源古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胜香;古壮字自造字文化蕴涵初探[D];广西大学;2008年
6 覃薇;三界公经文文本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7 叶官谋;《布伯的故事》文本文字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季克广;借音壮字所反映的声母系统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9 范丽君;古壮字、喃字与汉字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唐未平;广西壮族人文字使用现状及文字社会声望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4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2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