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义项界说综论

发布时间:2018-02-22 21:58

  本文关键词: 辞书 义项 界说 出处:《辞书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于"义项"与"义位",在理论上早已明确各自分属辞书学和词义学,但是在使用时却经常不加区别,随意混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义项的具体内涵认识模糊。文章从义项产生的历史入手,说明其实质,针对义项解释的对象、内容及性质进行论述和分析,最后对义项进行较为全面的界定:义项是字典、词典中的一个基本释义单位,是字典、词典中收录的作为字头、词头的语言单位的不同含义分列解释的条项。
[Abstract]:As for "meaning" and "sememe", it has long been clear in theory that they belong to lexicography and lexicology respectively, but they are often used without distinction and are used at random.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meaning, explains its essence,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object, content and nature of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In the end, we define the meaning comprehensively: the meaning is a dictionary, a basic unit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 dictionary, a dictionary, the dictionary as a prefix, the beginning of the language unit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te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冀骋;;近代汉语词义系统与辞书编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2 蒋宗许;;读《〈汉语大词典〉商补》[J];辞书研究;2008年02期

3 聂云;;名词活用与辞书编纂[J];语文学刊;2011年01期

4 雷冬平;;汉语大型辞书编纂的语义范畴系统内部观照法[J];辞书研究;2011年01期

5 孟凯;刘海波;;“互参法”在兼类词词性标注中的补充作用——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6 萧同丁;;从“一了百了”说起——在词义解释上加强现实性、开创新局面是实现辞书编纂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J];辞书研究;1984年01期

7 雷华;;2009年中国辞书高层论坛总结发言[J];辞书研究;2010年01期

8 卞仁海;;杨树达之训诂在古籍整理及辞书编纂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林玉山;;谈书标注词类——兼论“两典”的词类标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林玉山;;“两典”比较简说[J];出版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莹莹;解海江;;我国语文辞书用户辞书知识和技能状况调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潘敬选;;辞书编纂中的组织工作[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3 夏南强;;谈辞书的“凡例”[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4 张国强;;数据库化的辞书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苏宝荣;;词(语素)义与结构义及其在语文辞书编纂中的处理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党怀兴;;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与辞书编纂[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7 巢峰;;辞书编纂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评《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8 徐时仪;;略论西学东渐与近代辞书编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黄峰;;“打”字的音和义[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10 许荣;;辞书书证使用错误浅议[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传诗;转变大型辞书编纂出版方式是大势所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任生心;辞书编纂何以“营养不良”[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许嘉璐;辞书编纂工作的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N];团结报;2007年

4 记者 马海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促进辞书编纂事业有序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王铁琨;中国辞书的“强国梦”还有多远[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苏培成;“身份证”的“份”应该用“分”[N];光明日报;2002年

7 记者 吴晶 赵超;汉字使用新规范克服乱拆乱讲现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马丽;汉语称谓研究十年[N];光明日报;2005年

9 商报记者 任志茜 谢迪南;传奇:“语言王国”是如何炼成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李开 南京大学文学院;“茶座”漫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彭达池;《黄帝内经》注释与大型辞书编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杨继光;《万历野获编》词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段颖玲;《十二楼》的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何立民;湖南晈沙走櫖j三W T3|!,

本文编号:1525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25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