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化与语用标记语
本文选题:语用化 切入点:语用标记语 出处:《中国外语》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用化过程产生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预制语块,即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PM),从而形成语言系统中与分析子系统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整体子系统。本文接受Aijmer(1996)关于语用化的观点,进一步论证语用化是一种不同于语法化的规约化过程。研究发现语用化遵循两种因素和两种力量对立统一、自然选择、单向循环、连续渐变以及独立和依附两种方式分工合作等基本规律。本文以系统辩证的观点讨论PM所展示的动态特性:固定性与可变性、整体性与复合性、简单性与特异性。
[Abstract]:The process of pragmatization produces prefabricated chunks with specific pragmatic functions, that is, pragmatic markers, which form an integral subsystem of language system which is distinct from and complementary to the analytical subsystem. This paper accepts the viewpoint of Aijmern 1996) on pragmatiza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pragmatization follows two factors and two forces, unity of opposites, natural selection, unidirectional circulation,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M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dialectics: immobility and variability, integrity and compounding, simplicity and specificity.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国金;;语法化和语用化的认知-语用和语用-翻译考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黄凌燕;;语用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3 庞加光;;语用含糊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语用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张志红;;语用标记语与贸易谈判策略[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语用标记语[J];外语研究;2008年01期
6 赵玉荣;邵丽君;张艳莲;;中美大学生作文的语用标记语使用对比分析(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8年01期
7 唐雪凝;付宁;;汉语语用标记语的信息调控功能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4期
8 周家春;;国外语用标记语研究概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贺伟源;;“听说”“你听”等语用标记语分析[J];文教资料;2011年06期
10 马央平;蔡燕芬;;口语交际中的语用标记语和话语连贯[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凌燕;言语交际中语用标记语功能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洪磊;“就是”的语用标记语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秋杭;现代汉语“毕竟”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0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8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