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西夏语言研究简论

发布时间:2018-03-13 01:02

  本文选题:西夏语 切入点:独体字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明代中叶以后,西夏文字几乎无人使用,世人极少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种特殊的文字。19世纪初,清代学者张澍首次揭示了西夏文字在历史上的存在。其后,对西夏文字解读至为重要的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的出世,使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成绩颇为显著。20世纪80年代进入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成果颇丰,著作递增,水平超前。本文综合学界研究成果,拟就西夏语言文字结构、语法特点及其史料价值等作出简要评述,以飨读者。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Xixia script has hardly been used. The world seldom knew that there had been such special characters in hi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Zhang Shu, a scholar in the Qing Dynasty, first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the Xixia script in history. The birth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tur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Xixia characters, the Pearl in the palm of the Panghan period, made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the Xixia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quite remarkable. On 80s, the 20th century entered the golden age of the study of th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of the Xixia Dynasty,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period were quite abundant. This article synthesiz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and makes a brief comment on the structure,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data value of the Xixia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21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8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8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安娜;独体字与部首的外形差别[J];湖南教育;1995年11期

2 傅永和;汉字的部件[J];语文建设;1991年12期

3 李树俨;现代汉字字形研究三题[J];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谭赤子;马、与、乌、鸟等字的部件构成疑问及解决方法探讨[J];汉字文化;2001年03期

5 史金波;;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J];民族语文;1982年02期

6 郭昭穆;;字形和正字[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7 丁学明;汉字部件的换位和结构变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1期

8 谢泽荣;独体字是记号吗?[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谢泽荣;;独体字四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中岛干起,那楚格;《电脑处理西夏文〈杂字〉研究》序[J];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魁;;西夏语辅音系统研究[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2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建明;;论彝文造字法[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4 苑玉成;;论汉字符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张竹梅;;西夏语第九类声母音值拟测之我见[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6 郭晨春;;汉语中的对称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振华;;清抄明代《河西译语》再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8 史金波;;西夏文概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9 唐有章;;一种新的现代汉语序列法[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10 何宝芝;;纳西东巴经《办喜事说吉利话》象形字简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庄电一;曾辉煌过的古老文字[N];光明日报;2001年

2 作者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教师 贾颖;集中识字与母语讲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金莉;“我姓金,不姓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卜兆凤 魏元石;拼音为先导 可以化难为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于峻嵘;古文字研究与构形关注[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焦新;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两项规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吴晶 赵超;汉字使用新规范克服乱拆乱讲现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任玉敏;汉字的“拆分”与“说解”[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杨路塔;“再不重视,不到50年将走向消亡”[N];贵州民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海;西夏文:其言已逝 其学不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戴忠沛;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雷~ 碚;殷商甲骨文字i诵蜗祡q形⿻躉卵芯縖D];西南大学;2013年

4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独体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王春晓;现代汉字合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魏亚辉;对外汉语中的合体字教学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陈筱o,

本文编号:1604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04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