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名与文化
本文选题:西安 切入点:地名 出处:《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名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了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采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西安地名,系统的分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一,西安地名的词汇结构;二,西安地名的语义与文化;三,西安地名的读音与文化;四,西安地名命名的科学化。本文在分析西安地名词汇结构的基础之上,对西安2090条地名(包括街巷里坊和自然村落)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地名的文化蕴涵。再从读音和认知方面分析文化对地名命名与使用的影响。在此之上反观西安地名现状,并提出地名命名和使用的科学化建议。
[Abstract]:Thirteen in the ancient city of Xi'an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names, 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record th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Xi'an.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lace names in Xi'an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system. Mainly includes: first, lexical structure of place names in Xi'an; two, semantic and the culture of place names in Xi'an; three, the pronunciation and culture of place names in Xi'an; four, Xi'an place names and scientificall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Xi'an place names, Xi'an 2090 places (including alley square and natural village) classified research, explore the names of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n and re analysis. Using the place names from the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and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put forward Xi'an names, place names and the use of scientific advi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7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晓丹;;“绝”的语义发展和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彭澎;;浅谈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张蕾;;武汉市楼盘名称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高顺祥;;中国古代地图中河流的图例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李慧;曾智;;试析楼盘广告语对语言得体性原则的偏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吴罕砚;;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孙婷;刘丙桥;;愤怒情感背后的隐喻文化认知因素——英汉谚语中的愤怒情感隐喻的异同及其文化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8 吕延;;怀宁方言的归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马虹;;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萍;从隐指看汉语交际中的民族文化折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婷;;现代中日夫妻对称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黎运汉;;四十年来语言风格定义研究述评[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5 孙芳琴;;中西修辞语用中的饮食文化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熊瑜;;赣语樟树方言中“得”字的意义和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秀明;;漳州方言形成探索[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郭一丹;;从“湖广填四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与变迁[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10 武红霞;王玲娟;;从汉语词汇探析“鹤”的褒义文化意蕴[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3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9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碧波;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国家形象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9 俞彩凤;T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昭;河北省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个案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5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0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