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翻译的语义场效应关联性与可及性

发布时间:2018-04-06 02:33

  本文选题:语义场 切入点:效应 出处:《外国语文》2011年05期


【摘要】:翻译实践证明,词汇聚散离合反映人类认知图式排列组合的关联性与语义场效应的可及性。提出的语义场效应汇通、语义正向投射与反向投射的关联性可及翻译观,是指词汇彼此的显性同义汇通或隐性语义投射的聚合关系降解语义认知难度,形成语义提取高的便捷度,这种语义场效应关联性可及为精准翻译提供了科学和实证的认知理据。
[Abstract]:Translatio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lexical convergence and clutch reflect the relevance of human cognitive schema arrangement and combination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semantic field effect.The semantic field effect confluence, the relevance of semantic forward projection and reverse projection and translation view, refers to the degradation of semantic cognitive difficulty by the explicit synonyms of lexical synonyms or the aggregation of implicit semantic projections.This kind of semantic field effect relevance can provide scientific and empirical cognitive motivation for accurate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炳章;语义对生成语法规则的制约[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4期

2 任绍曾;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芹;;英汉语言对比与口译技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张立友;;语境线索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高翼;;关联理论与图式理论对英诗意象理解的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4 金天得;王立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篇理解与记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娄志刚;;词汇习得过程中应注意文化导入[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6 张清东;兰丽伟;;英语听力教学中语境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郑玮;;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测试[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8 刘海瑛;论口译材料的选择[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邓礼红;;应用翻译专业口译教学初探[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陶媛媛;;浅析影响口译的两个重要因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琛;;另一只眼看口译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绍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胡凌鹊;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霞;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训练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宋瑶;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胡庚申口译思想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晓丽;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口译质量的提高[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敏;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国内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吕茂丽;关联顺应视角下的口译过程[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秋艳;汉英交替传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吴晓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论交替传译中的记忆原则[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9 刘毅;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宋梅;论厦大口译模式对贵州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指导性作用[D];贵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雨民;词汇意义、逻辑推理和语用学[J];现代外语;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家驹 ,竺一鸣 ,高蕴琦 ,殷鸿翔;语义场和语义体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2 郑荣馨;修辞学视野中的语义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姚鹏慈;汉语成语语义场试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陆尊梧;语义场浅谈[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5 吴传凤;语义场和词义差异[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钱进;称谓的性别语义场[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姜望琪;;关联理论中的关联性[J];南开语言学刊;2002年00期

8 邹玉华;语义场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S1期

9 郝文华;;基于语义场的写作[J];写作;2009年11期

10 贺前华,徐秉铮;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J];中文信息;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刘世平;;基于特征结构的习语自动翻译(英文)[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谷化琳;;同类比较的字面话语与隐喻话语[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润生;;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料”说起[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钱厚生;;语义分析与双语词典[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刘伊俐;;从关联理论看书面语篇中的语境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大新;程树铭;;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举疑[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薛芳芸;;《医古文》中“死”义词语群的意义探析[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琳;;米尼奥大学东方学本科课程现代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兼谈初级阶段寓汉字教学于文化教学的经验[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施真珍;《后汉书》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进;语言类型学的词汇语义研究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伟英;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龙丹;魏晋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佳;汉语服装量词的形成及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吴宝安;西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高卫东;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1年

10 朱刚q;西周青铜器铭文复音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超;古代汉语“快速”语义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金英;语用连接词的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黎;汉语“燃烧”类动词语义场历史演变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毛反骄;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艳丽;新闻语篇的关联性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徐磊;汉语“跌倒”类常用词历史演变的描写与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华;电影字幕翻译研究的关联理论途径[D];中南大学;2008年

8 代珍;汉语“人丧失生命(死亡)”类动词语义场历史演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邵茜;《夜航船》语义分类系统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李敏;《潜夫论》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7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17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