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黎锦熙的汉语构词法研究及其贡献

发布时间:2018-04-28 10:44

  本文选题:汉语构词法 + 词素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分析阐述了黎锦熙汉语构词法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体系,揭示并评述了黎锦熙在汉语构词法研究上的建树,肯定了其理论观点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贡献和价值。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 Jinxi Chinese word-formation, reveals and comment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Li Jinxi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word-formation, and affirms its contribution and value to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京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40003)
【分类号】:H14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张清;相对对照反义词[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4 杨立琴;谈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杨荣祥;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V_1+V_2+O”向“V+C+O”演变再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詹人凤;试说隐性语法关系[J];北方论丛;1994年05期

7 卜师霞;《史记》中“看”义类单音动词的历史比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申莉;浅谈修辞造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洁;语言结构规律对新词语仿造的作用试探[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卢小宁;从汉字“吃”看汉语词语的信息特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书秋;;“V不V”及其相关结构[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洪飞;;浅谈中日同形词——贩卖与“尒X颉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汪精华;;网络语言之英语借词的构建和传播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斌;;英汉广告语中形容词的使用之比较[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昝红英;张坤丽;柴玉梅;俞士汶;;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知远;孙茂松;;基于WEB的计算机领域新术语的自动检测[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金桥;汉语句子理解中语言表达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3 陈丽萍;法律语汇中的两栖词语[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谭宏姣;汉语源义素及其在词汇系统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1年

6 李轶;词义变异的认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曾小红;论“V上/下”[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赵东升;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徐秀芬;名动组合的偏正结构的多维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勇;从汉语被动结构的演变看汉语注重话题的语言类型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伟林;罗晓林;;《生经》中的构词构形语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乐毅;;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统一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王宇弘;;从形态学角度看现代汉语词法的欧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范锋;;范畴化与词汇空缺汉英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段满福;;从《汉语语法论》两个版本看高名凯汉语语法理论的变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爱武;现代汉语词缀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刘潇;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睢云;《水浒传》并列式复合词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4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14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