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分级测试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语言教学 + 分级测试 ; 参考:《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份分级测试试卷,并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讨论了分级测试试卷设计、分数线确定、分级测试分数效度影响因素及其验证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试卷时,应将多种技能相结合,不可偏废;在划分分数线的时候,应将不同的方法相结合;此外,分级测试分数的效度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designs a graded test paper,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graded test pap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core l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core validity of the graded test and its ver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y skills should be combined when designing the test paper, and different methods should be combined when dividing the score line. In addition, the validity of the grading test score is also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对外汉语分级测试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9YJC740074)。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作宏,邓秀均;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班分班测试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5期
2 刘颂浩;口语测试的组织与实施探索[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李海燕,蔡云凌,刘颂浩;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陈志强,黄明教,杨德芳,金晓;十项全能运动成绩的动态变化趋势外推预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陈志强,金晓峰,毛一平;高校女生身体形态综合评价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朱大明;;科技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的使用原则[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5 周春应,黄涛珍;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6 龙绍峗,梅丽兰,郭蓉;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学习动机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岳宣义;;司法行政反腐败功能初探[J];中国司法;2006年02期
8 王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得失刍议[J];东方论坛;2006年03期
9 柳建闽;杨晓丹;;字号、商号、商业名称之辨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胡绪阳;;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孟国;;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语速问题的调查和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黄璐;;对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的商榷-兼论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的区别(续)[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欧阳晓芳;;词义类型及语言理解[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易雪峰;基于顾客行为的战略规则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邢精平;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朱莺;小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于忠军;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9 刘嫦娥;企业家职业化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姚志强;演绎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亮;法律术语探论[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方;杭州市住宅市场供求关系与住宅产业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靳宏;幼儿通道转换效应的内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薛晶晶;区域旅游业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5 应风其;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黄启才;福建省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7 周正柱;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问题初探——交通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8 杨建平;航运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及模型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9 肖义勇;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10 刘钦龙;体育科研中提高统计处理效果的若干要素[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颂浩;口语测试的组织与实施探索[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李庆本,许雪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高等)口试评分的误差控制[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3期
3 陈作宏,邓秀均;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班分班测试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懿德;;从历年试卷看听力口语课的教学及其测试问题[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晓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2 杨瑾;;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3 魏丹霞;;我国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4 刘洁;;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5 常宝钢;;论语言学习中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6 黄洁;;语言教学中的词汇作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梁国杰;;话语连贯理论在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8 高全;;论隐喻式思维写作[J];华章;2011年24期
9 刘勇;;西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10 姜静静;;语言测试的发展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和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3 朱丽红;;普通话水平测试用于口语交际评价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孔江平;;普通话语音多模态研究与多媒体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香港拼音优化教学促进会活动简介[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芳 福建闽侯;汉语“内冷”源于工具化语言教学[N];中华新闻报;2005年
2 记者 刘茜;新课改谨防忽略语言基础教学[N];光明日报;2006年
3 张桃;在汉语教学中体现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廖先旺;第二十四届巴黎语言博览会开幕[N];人民日报;2006年
5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张薇嫣;“汉语能力”也有职业标准[N];上海金融报;2007年
7 金鑫;14卷世界语言学巨著在华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吴铮;列为必修课,汉语普通话将成英国“明日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李真顺;打造你的演说魅力[N];经理日报;2006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翟楠;“汉语热”下的冷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王淑艳;外来人口与广州市语言状况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钱兢;面向对韩汉语教学的“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葵;汉语拼音在对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洪月;输入假设的认知阐释与语言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梦雅;不同敏感度的词汇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沛富;预制语言与语言教学[D];吉林大学;2004年
5 商晶;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李雪梅;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列斌;通过文化教语言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荔;国内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及语码混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潘鸿峰;汉越常用否定词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崔绍忠;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73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7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