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儿”和“差不多”的意义同异之辨
本文选题:隐性否定 + 语义层次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摘要】:本文考察了"差点儿"和"差不多"中所含的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比较了这两个副词在语义结构诸层面(断言、推论、预设、情态)上的同异,得出结论:(i)"差不多VP"和"差点儿VP"的预设意义相同,都是"接近VP";(ii)"差点儿VP"的推演意义是"没有VP",断言意义是其预设和推演的合取;整个格式的语义区间由预设标定下限,由推演标定上限;(iii)"差不多VP"的推演意义是"不一定正好是VP"(包括:"没有达到VP"、"超过了VP"、"正好是VP"),断言意义也是其预设和推演的合取;(iv)"差点儿VP"表示道义情态(庆幸/遗憾),"差不多VP"表示认识情态(不确信/委婉)。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emantic level of implicit negation contained in "almost" and "almost", and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dverbs in semantic structure (assertion, inference, presupposition, moda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meaning of "almost VP" and "almost VP" are the same, both of which are "close to VP" and "almost VP". The deductive meaning of "almost VP" is "without VP", and the predicate meaning is the combination of presupposition and deduction, and the semantic interval of the whole format is calibrated by the preset limit. The deductive meaning of "almost VP" is "not necessarily VP" (including: "not reaching VP", "exceeding VP", "exactly VP", "asserting meaning is also the combination of presupposition and extrapolation of VP") "nearly VP" means moral modality (Qingqing VP). Fortunately / regretfully, "almost VP" means to know the modality (not sure / euphemis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面向语义搜索的汉语词汇本体知识研究”(批准号:10JJD740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文本推理的汉语语义计算模型研究”(项目号:90920011)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蔡伟良;;试论凯拉姆学的产生是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发展的端起[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5期
5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张颖;对复谓结构中“引陪式”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9 倪兰;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基本语义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10 王锋;关于科技期刊编委会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讨论[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肖霞;;对连续话语中一些结构轻音音节的声学特性分析[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5 林建平;;轻重与“方言语调”[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靳光瑾;;计算机理解汉语需要语法理论支撑[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毛世桢;曾玉萍;沈倍蕾;;普通话语调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俏峰;蔡莲红;陈咏;;汉语句子重音的韵律参数模型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西明;张力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齐璇;汉语语义知识的表示及其在汉英机译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9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陈烁;《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研究——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比较看《儿女英雄传》中状态词的若干特点[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雪莲;《水浒全传》的数量表达方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滕兰花;余嘉锡文献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红梅;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谢白清;论新闻大特写的兴起与发展[D];广西大学;2002年
8 梁茜;中国学生英语俄文中的文化迁移及其教学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洪岩;英汉情态助动词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韩小平;公用征收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长明;;模糊与歧义的对比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2 杨凤丽;;英汉语显性否定句的对比与探析[J];华章;2011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小枚;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隐性否定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4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7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