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口译实验报告:初探电话口译的特点及在中国的可行性
本文选题:电话口译(TI)实验 + 现场口译 ; 参考:《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的浪潮中,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活动蓬勃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深入展开,从而使得中国的国内外市场对各行业口译员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信息、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口译形式不断涌现且备受市场青睐,例如电视会议口译、媒体口译,其中电话口译(TI)发展尤为突出。电话口译效率高,成本低,且方便灵活。在通讯工具的帮助下,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把源语转为译入语,更为快捷地进行汉英口译服务。从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中可以预知,电话口译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电话口译萌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澳大利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广阔的服务范围,并面向大、中小型企业,涉及金融、电讯、医疗、公共安全、旅游等领域。该产业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具有了成熟的市场,并在电话口译质量、电话连接速度、客服等方面多有研究。而该产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因此中国翻译界尚未对电话口译有全面性、专业化的研究,也鲜有针对这一新兴行业提出电话口译教学或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章。因此需要我们在口译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实验或实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使英汉电话口译能在中国市场得到稳健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本文以电话口译实验为导向,除去引言和结论部分共计四章。在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电话口译的历史及其运作模式,并对现今电话口译在国内外的市场情况进行简要介绍。论文第二部分详细叙述实验各环节,本实验共计两组,分别为两次电话口译和一次现场交替传译。论文第三部分则是收集并研究分析数据及口译质量,将电话口译和现场交替传译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电话口译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论文最后提出对培养电话口译译员的建议以适应市场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完善口译教学各方面的发展,实现翻译专业硕士(MTI)教学培养专业性、高层次、应用型口译人才的目标。
[Abstract]:At the same time ,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the new interpretation form developing especially prominent . At the same time ,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the new interpretation form constantly emerging and popular in the market , such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V conference , the low cost and the convenience and flexibility .
In Australia , the United States , Canada and so on ,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community has not yet don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 on the telephone interpretation quality , telephone connection speed and customer service .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 the autho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telephone interpretation and its operation mode , and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lephone interpretation .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o collect and study the analysis data and the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 , and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lephone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娟;;小议口译译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2 张乔艳;;十年来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巧综述[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5期
3 吕兆杰;;课堂录像带在交传口译培训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丁惠;马群英;;从顺应理论的角度看交替传译中的语用流利性[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高颖;;口译新趋势——电话口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刘进;;以视译促交传——一项基于实证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7 满易;;交替传译中意义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认知心理依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8 康志峰;邱东林;;交替传译与“AA+EA”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9 姚艳波;;交替传译课堂中学生译员口译能力的发展之路[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乔晓燕;;交替传译中的笔记(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思佳;;交替传译笔记——理论与提高[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汀;;CS1之争:谁与争锋?——浅谈交替传译是否易于同声传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胡竞;;交替传译笔记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尚小奇;;从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比研究浅析口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书林;;电视口译探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唐嘉忆;;汉译英口译材料的难度判断[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外研社翻译教材介绍[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睿琳;;主旨口译初探[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邓_g;;手语翻译职业化——中美澳对比研究[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
本文编号:1943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4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