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留学生使用汉语动结式的偏误分析
本文选题:动结式 + 偏误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汉语与越南语的动结式(V+R)同中有异。本文在梳理汉语动结式的本体研究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动结式研究现状,厘清汉、越语动结式相关术语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汉、越语动结式的特点,从结构、语义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以及其它偏误语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将越南留学生使用汉语动结式的偏误归纳为回避性偏误、形成性偏误和混用偏误三类,进而分析各类偏误的形成原因,并且针对偏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有助于预测或纠正越南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动结式时所产生的偏误。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Noumenon study of Chinese verb-resulta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clarifying the related terminology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verb-resul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verb-resultant, and from the structure, In semantic aspect,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re expounde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llation,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errors, Vietnamese students' errors in using Chinese verb-resultant errors are classified as avoidance errors, formative errors and mixed errors. Then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ll kinds of err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m in order to predict or correct the errors caused by Vietnamese students using Chinese verb-resultan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3 卢英顺;认知图景与句法、语义成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丹;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法语中的表述[J];法语学习;2002年03期
5 宋文辉;补语的语义指向为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辛永芬;论能够做结果补语的动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李临定;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J];汉语学习;1984年02期
8 吕文华;主语是受事的“是…的”句[J];汉语学习;1985年05期
9 邵敬敏;说“V成”结构的性质[J];汉语学习;1988年01期
10 张国宪;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习;198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哲;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述补结构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2年
2 杨春雍;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车慧;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沈红红;留学生“住”作结果补语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金宗燮;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的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陈光;汉语结果补语在印尼语中的表述形式及其对印尼学生习得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7 梁雪垠;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发宣;泰国学生汉语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蔺俊霞;基于偏误分析的多媒体环境下的结果补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永君;汉语补语在泰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及偏误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4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