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和谐社会下的公示语顺应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18:47

  本文选题:公示语 + 语言运用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摘要】:正一、引言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示语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很多城市的市政府都加大了对城市公示语及其双语标志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国内的公示语研究起始于2002年,公示语一词首次出现在《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1]中,当前公示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公示语的收集和分类整理,公示语的分类及次类研究诸如交通宣传语、警示类公示语等,公示语的双语翻译。上述研究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加深了人们对公示语的认识,尤其是公示语双语翻译研究,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成果总量大大超过了新闻翻译、旅游翻译、法律翻译等应用翻译门类[2]。
[Abstract]:Firs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the study of public sign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Many city governments have stepped up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city signs and their bilingual signs. The study of public signs in China began in 2002, when the word "public signs" first appeared in "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ig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public signs mainly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 sign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ubcategory of public signs, such as traffic propaganda, warning public signs, bilingual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The above studies have deepened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signs from different levels and angles, especially the bilingual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which has now become a hot topic in domestic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total amount of research results has greatly exceeded that of news translation and tourism translation. Legal translation and other applied translation categories [2].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22400450085)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QN-576)
【分类号】:H030;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北竹,单爱民;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邹彦群;满颖;孟艳梅;;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J];上海翻译;2011年04期

3 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公示语的功能特征与英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段清香;;河南省旅游景区英文公示语的错误分析及改正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 韩国军;;安阳双语标示语的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李小波;;安阳市标示语翻译规范性调查及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谭碧华;;从莱思文本类型学理论的角度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新原则[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6 赵俭;;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规范化研究——以南京玄武湖景区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潘虹;;公示语及其汉英翻译策略[J];才智;2009年32期

8 范琳琳;;语言迁移与公示语翻译[J];才智;2012年07期

9 曹海燕;;英语公示语与汉语语言的共性及翻译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代博君;;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伟;;国内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的问题及其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莲花;;赣州市公示语英译造成的功能扭曲及其改善措施[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文李黠;;城市公示语翻译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对广州市国际形象的意义研究——以广州亚运旅游消费服务指南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邓利娟;吴叔尉;;海口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及对策[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5 马向磊;;浅析海南三亚市公示语翻译现状[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守宏;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目的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公示语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戴红霞;从关联理论角度看汉英公示语翻译[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航;关联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杨帆;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论武汉市公示语汉英翻译[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林丽凤;“接受美学”观照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廉令敏;从功能派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侯碧君;交通领域公示语的汉英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卫丽媛;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及翻译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9 蒋小义;汉语公示语英译误译的语用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10 廖彦婷;中国城市医院标识的英译研究:功能翻译途径[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文珍,荣菲;谈现代英语旅游广告口号的功能特色与语言风格[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刘金龙;;我国的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上海翻译》(2003-2010)的语料分析[J];上海翻译;2011年02期

3 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02期

4 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 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晓梅;;对城市公示语翻译中语用失误的文化透析[J];学术交流;2009年06期

2 刘琦;;公示语汉英文体对比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孙国栋;;“目的论”指导下的校园公示语翻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9期

4 杨永和;;我国公示语的社会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5 杨春辉;;浅议公示语中的合作原则[J];技术与市场;2010年11期

6 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2期

7 万正方;;公示语翻译问题实例举隅[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5年11期

8 韦忠生;;文本类型理论和公示语语用翻译策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01期

9 李俞瑾;;浅谈兰州街道上公示语误用的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08期

10 赵楠;申宝国;王振立;;文化传播与公示语翻译探究[J];作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阳;姚广宜;;从古代判词语言运用看民族贵和心态[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玲;;语言运用中的思维方式与语义扩展[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辉;;序[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后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施春宏;;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牛保义;;综合扫描和序列扫描——英汉语工具主语句的认知方式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静敏;;关于构架高师学生听说能力训练序列的探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实验》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编号10534011)[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王铁民;;我所理解的修辞原则[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9 苞园;建华;;一本全面系统富有新意的修辞学专著——评介王希杰《汉语修辞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10 孟建安;;王希杰的语言观及其发展轨迹[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占林;让汉语鼎其新而守其正[N];解放日报;2007年

2 邢福义;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N];光明日报;2006年

3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陈思和;从文化多层面看“新词汇”[N];文汇报;2007年

4 许嘉璐;关注爱护祖国语言的规范和健康[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刘永耕;量词“样”跟“种”的区别[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周长楫 (《闽南方言大词典》主编 厦门大学教授);《闽南方言大词典》的五个特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张颖;现代汉语课程: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赵强;新象形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涂俊明;何必冷落母语开“洋腔”[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10 上海外国语大学 谢天振;为了真正参与全球性的对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许红菊;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莉;现代汉语多义词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微;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公示语翻译[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霞;公示语翻译的美学实践[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罗森;从目的论谈环保公示语的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雷静;从诺德的功能理论看企业公示语的翻译[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韩晓慧;从德国功能论的角度分析公示语的翻译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吕游;关联与顺应理论指导下公示语的翻译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7 廉令敏;从功能派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桑艳平;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公示语翻译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靳亚铭;汉语公示语动态顺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艾为珍;汉语公示语语用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8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