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禁忌语看中日禁忌文化

发布时间:2018-09-01 15:17
【摘要】:中日交流源远流长,两国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各有特色,这种相通性和各自鲜明的特色也体现在文化范畴下的禁忌文化中。中日两国在禁忌语的产生原因及禁忌对象等方面有众多的共通性,但是,禁忌语具有地域性、时代性、集团性的特点,再加上两国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同,因此两国的禁忌表现又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
[Abstract]:Th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taboo culture under the category of culture.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causes and objects of taboo words. However, taboo word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 times and group, plus the difference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base and national education level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taboo performa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has their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分类号】:G112;H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邱建钰;;谈中日亲属称谓的特点及成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吉国秀;当代育儿习俗流变[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世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梦琪;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金日山;《老鼠嫁女》故事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刘蕊芬;中日两国饮食疗法(药膳)的源流与异同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崔慧月;中韩日《螺中美妇》型民间故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汪冰;论日本文化中的海洋崇拜[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耀金;;论中英禁忌语的语用差异[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菊敏;;从英汉禁忌语异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职业时空;2010年04期

3 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张爱容;;国内外英汉语言禁忌研究的综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曹群英;肖武云;;禁忌语与其文化渊源[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6期

6 路静;;改革开放后汉语语言禁忌的新特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勾冬晴;;浅析英汉禁忌语[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崔爱勇;;简析禁忌语的社会功能(英文)[J];语文学刊;2006年07期

9 滕永青;;浅谈汉语禁忌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郭沈青;语言禁忌对语言系统的影响[J];阅读与写作;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都建秀;;体态语与态度的表达方式[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彭博;;外来词的作用和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辉;唐雪凝;;禁忌语的汉英文化透视[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霄鹏;;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彭丽君;;民族语言意识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杨昆福;;英汉禁忌语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漳州话的禁忌语和委婉语[N];闽南日报;2009年

2 姚文放;话语强权与话语抵抗[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王锦华;大同方言研究的三驾马车[N];大同日报;2011年

4 杨怀中;回族语言研究的新收获[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孙岿;中国突厥语族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8 邵朝阳;澳门博彩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9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继娥;殷墟甲骨卜辞祭祀动词的语法结构及其语义结构[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晶珍;蒙汉语禁忌语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刘列斌;通过文化教语言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谭小翠;中美抱怨语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莎莎;论语域理论与语言能力的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徐萍;翻译中的词汇空缺[D];山东大学;2005年

6 马凤仙;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外部文化制约因素探析[D];山西大学;2006年

7 张璇;英汉会话开场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邹渊;甲骨文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张佳;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浅析汽车商标翻译[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李炅秦;中韩禁忌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7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17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