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单句语序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15 20:06
【摘要】:本人在俄罗斯担任汉语教师的两年间,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语序偏误在俄罗斯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中比较突出。通过对汉俄两种语言及其单句语序进行对比,发现在汉语和俄语中,语序的重要性和发挥的作用不同。汉语语序较为固定,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俄语语序较为灵活,因为语法语义的表达主要依靠其丰富的词形变化,而不依赖于语序。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成果,本人通过对学生自然语料进行分析,发现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是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单句出现语序偏误的主要原因。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在各个句子成分上,如果能有效削弱母语对目的语的消极影响,,会有大大助于俄罗斯学习者正确学习汉语单句。本文通过偏误归类分析、测试和对不同阶段汉语学习者语序偏误的对比分析,发现了对俄语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办法,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建议。
[Abstract]:During my two years as a Chinese teacher in Russia, I found that word order bias is prominent in Russian primary Chinese learners. By comparing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languages and their simple sentence word order,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ortance and function of word order a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The Chinese word order is relatively fixed,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xpressing grammatical meaning, while the Russian word order is more flexible, because the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expression mainly depends on its rich lexical changes, but not on the word ord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and interlanguage theory, I analyze the students' natural corpus and find that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rror of word order in Russia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single sentence. If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can effectively weake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on the target language, it will greatly help Russian learners to learn Chinese single sentence correct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rror classification, the test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learners' word order bias in different stage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key point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Russian word order,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for these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立鑫;成分的定位和状语的顺序[J];汉语学习;1988年01期

2 阎德胜;科技俄语翻译中并列结构调换语序翻译技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3 席德之;;略论现代汉语的语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4 孙光贵;语序研究的范围及语序的常式和变式[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孙福生;汉德简单句语序差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6 高亚祯;谈谈影响句子中区语序的诸多因素[J];德语学习;2001年04期

7 陈永莉;娄开阳;;预计度与汉语句子语序[J];殷都学刊;2008年01期

8 李继涛;;语序不同 语义迥异[J];秘书之友;2008年07期

9 李彩青;;刍议科技英语陈述句的语序与强调[J];山西科技;2009年03期

10 胡壮麟;语义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君;;论英汉状语从句语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晓艳;;英汉状语从句语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谈文艳;;关于英汉对比下汉语语序的理据性和象似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蔡红录;周静;;古汉语语法和语序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立亚;;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蒋仁萍;;古代汉语代词“之”的回指用法与语序的互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星;;汉英定语语序的对比分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鲁川;;信息处理用汉语句子语序的认知研究[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魏以达;;世界语和英语语序对比研究[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1980-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长江;5W1H+简洁+语序+具体+通俗=找准销售点[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沙恒玉邋沙涛;古医籍中的语序变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邵敬敏;“虎头”岂能“蛇尾”[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肖贵洞;通过书面语言,确认近现代文献中的赝品[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孟洪喜;抓安全不可忽视“细节”[N];解放军报;2004年

8 章佩銮;法语教学口语训练太缺乏[N];文汇报;2005年

9 ;美国人对中国到底了解多少?[N];人民日报;2008年

10 黄行;语言翻译与语言多样性[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今淑;韩中语序制约因素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郭靓靓;中英文同传译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席建国;英汉介词研究的类型学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翠;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何洪峰;汉语方式状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罗天华;施格语言的形态—句法关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永莉;汉语动词与相关句法成分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郑杰;处置范畴汉日语序对应关系之类型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政;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单句语序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2 郑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多重前置修饰语语序使用情况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焱沁;智利学生汉语学习初级阶段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南京大学;2012年

4 金善熙;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朱华;泰国学生关联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刍议[D];暨南大学;2011年

6 金英实;朝鲜族小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4年

7 文玉兰;朝鲜族中小学生“被”字句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8 崔颖;朝鲜族小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9 王晓燕;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对话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何意德;汉泰特指疑问句对比及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4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4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