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一直以来”的形成理据和语用功能

发布时间:2018-09-19 09:36
【摘要】:"一直以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有生命力的一个说法。其结构比较凝固,整个结构的意义与"一直"的"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这一义项基本等同,其中"以来"已虚化为一个准词缀。"一直以来"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产生是对"一直"因语义损耗而进行补偿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以来"构式的类推激活;具有韵律和谐的表达效果。在语用上,"一直以来"具有语篇衔接、语义统辖和转移焦点的功能。
[Abstract]:"Always" is a relatively vigorous term in modern Chinese. Its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olidified,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structure is bas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meaning of "Always" which means that the action is uninterrupted or the state remains unchanged, among which "Always" has been emptied into a quasi-affix. It is the result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semantic loss of "always". It is also activated by the analogy of "since". It has the effect of rhythmic harmony. Pragmatically, "always" has the function of textual cohesion, semantic control and focus shifting.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施春宏;说“界”和“坛”[J];汉语学习;2002年01期

2 李淑静;英汉语双及物结构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3 胡勇;;论“一直以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喜霞;;联想构词: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模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正光;“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在理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同义反复”的非范畴化理论解释[J];现代外语;2005年02期

3 张世才;维吾尔语语序刍议[J];语言与翻译;1999年02期

4 侯友兰,徐阳春;“V_1着V_1着……V_2……”句式语法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5 刘正光;;宾语隐形时的语义与语用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6 牛保义,徐盛桓;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9期

7 牛保义;英汉语附加疑问句语法化比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陆丙甫;郭中;;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张 威,周昌乐;汉语语篇理解中元指代消解初步[J];软件学报;2002年04期

10 力量;肖应平;;“得”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中;易美珍;;篇章语序的认知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谨香;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刁世兰;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晶炫;汉语“动结式”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轩;“难免”、“不免”和“未免”的主观性差异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林卫清;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佳宏;与否定项无标记关联的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勇;古尊宿语录疑问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邹海清;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晓雷;领悟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9 张会娟;连谓结构中动词的数量及其排列顺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志军;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关键;“一直”“总”“老”的比较研究[J];汉语学习;2002年03期

2 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3 沈孟璎;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5 牛保义,徐盛桓;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9期

6 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王铁昆;新词语的规范与社会、心理[J];语文建设;1988年01期

8 施春宏;语言调节与语言变异(下)[J];语文建设;1999年05期

9 刘丹青;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娜;;试谈“娘”[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2 王红斌;;动宾式被动有界结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云彪;;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语义解释[J];知识经济;2009年06期

4 曾毅平;“这个”“那个”话讳饰[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5 林晓恒;;“~边、~面、~头”类方位词产生原因探析[J];语言研究;2010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49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9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