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史书韵语中所包含的方言
[Abstract]:The trace of dialect revealed in the history books is very valuable, if these clues are sorted out, it can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phonetic research in a certain period. However, the dialect components of historical corpus are often intertwined with common language, and the nature of rhyme is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how to search dialect from common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we need to investigate when we study rhyme in historical book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dialects in historical books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selecting the works of typical writers and rhym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NJSY11007) 内蒙古大学“语言与民族文化”创新团队项目(项目批准号:121106-20)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冲;;《史记》、《汉书》中西汉楚方言的探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毅力;;黄佐近体诗用韵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彭建国;湘语果摄字的历史层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蒋雯;;从《兵要望江南》的押韵特征看作者所属时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李文静;杨超;;从“我”说起——四川话■声母来源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徐麟;《太素》灵溪精舍抄本校勘价值举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梁春胜;曹植集校读札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陈祝琴;;陈独秀“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平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9 何自胜;;六安方言字词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10 黄交军;;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貌哨”一词义正[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易敏;怡梦;李佳颖;;关于儿化词语认知与语感的调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永安;;汉藏语系语言诗歌押韵情况简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蒙古勒呼;;蒙古文文献中“古英(güyeng)”称号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5 王芬;;普通话零声母w音[v]读地域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陈瑶;徽州方言音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薄守生;郑樵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怀榕;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忠堂;汉语变声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9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赖华平;来宾小平阳侬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禚韬;龙口方言与普通话“儿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金旺;杨慎古音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一鸣;《字学指南》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帆;李商隐诗歌异文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剑英;陕西关中地区新出土唐代墓志铭文用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冲;;《史记》、《汉书》中西汉楚方言的探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梁德华;;《汉纪》与《史记》、《汉书》比勘举要[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鲜于煌;《汉书》果真没有抄《史记》吗——兼与复旦大学博导葛剑雄教授商榷[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徐兴海;刘知几的史汉比较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朱国祥;;探析《史记》与《汉书》中的几个外来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6 张大可;略论马班异同的内容与发展历史[J];渭南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7 许正文;《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编纂体例上的创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陈桂成;;“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司马迁、班固著史优劣辩[J];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曾小霞;;近30年《史记》《汉书》比较研究综述[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董树利;;《史记》、《汉书》正误一则[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樟华;;论“《金瓶梅》是一部《史记》”[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肖振宇;;论《史记》中哭的叙写[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可永雪;;《史记》的长句[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匡焕学;;“四时主祠”与琅琊文化形成初探[A];中国(岱山)徐福东渡节暨徐福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日辉;;《史记》阙《艺文书》探究[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吴晓秋;;初探铸“■”符号的铜钺[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邱江宁;;绕不开的《史记》——反思后代史传无法超越《史记》的根源[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关成;;《史记》札记二则[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党顺民;吴镇烽;;上林三官铸钱官署新解[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10 高强;;《史记》与汉民族的形成[A];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王子今;鲸鱼死岸:《汉书》的“北海出大鱼”记录[N];光明日报;2009年
2 牛鸿恩 北京师范大学;《史记》注证有新篇[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记者 章红雨;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再出秦始皇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爱国;从《汉书》中拼接西汉赋税图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王子今;《汉书》下酒[N];光明日报;2003年
6 陈宝祥;文学常识巧记忆(下)[N];常州日报;2005年
7 承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河北作家协会会员 沈玉波;千年苦旅[N];承德日报;2010年
8 刘丽文;《史记》研究的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王晖;王立群入选“2008中国魅力50人”[N];河南日报;2008年
10 王屯虎 记者 吕佳;韩城《史记》巨幅书法手抄本展出[N];渭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林;《汉书》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军;《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华宝;《史记》校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葛鑫;《史记》对四大名著的叙事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冯靓芸;《汉书》通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8 谢秉洪;《汉书》考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维一;《史记》《汉书》异文考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鹏;《史记》、《汉书》民族史料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伶俐;《史记》与《汉书》中的复仇事象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海平;《史记》《汉书》异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丁致中;《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柴振威;《史记》楚汉之际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颖韬;《史记》传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毛金霞;《史记》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崔军伟;《汉书》矫改《史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79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7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