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段理论探索:特征与论元》介绍

发布时间:2019-09-19 08:43
【摘要】:正德国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语段理论探索:特征与论元》(Explorations of Phase Theory:Features and Arguments)是在最简方案语段理论框架下研究形式特征和论元的第一部论文集。本书由塞浦路斯大学英语系Kleanthes Grohmann教授主编,论文收自2006年5月18日至20日在塞浦路斯Nicosia召开的一次接口语段研讨会。大会还邀请Chomsky作了题为"生物语言学探索:设计、发展、进化"的主旨发言。全书共10篇论文。1."特征与论元之探索"(K.Grohmann)。本文为全书总论,阐述Chomsky近期的最简方案语段理论,重点介绍其理论背景、基本概念、语段推导的原则和条件,并讨论了特征和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K0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英;;中介语生成模式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马志刚;;汉语及物句和非宾格句中宾语的题元角色、格位形式和语类性质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1年02期

3 何晓炜;;语段及语段的句法推导——Chomsky近期思想述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4 温宾利;袁芳;;论汉语兼语式的推导[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王金铨;胡正奇;;最简方案框架下疑问删略结构的推导生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吴庚堂;DbP中的特征操作机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何晓炜;;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英汉双宾语结构生成研究[J];现代外语;2008年01期

8 高明乐;;句法-语义映射理论探微——兼谈理论在汉语中的运用问题[J];东方论坛;2010年06期

9 张杰;;最简方案新框架下把字句的生成与推导[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2期

10 刘道英;从Chomsky的“格理论”看汉语的“格”[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灿方;;从两大分野到四个世界:现代修辞学理论探索的重大转向——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史灿方;;从两大分野到四个世界:现代修辞学理论探索的重大转向——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3 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中两个宾语的题元角色[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施发笔;;求索创新 永不止步——读《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刘春卉;;自我完善 精益求精——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版[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邓红风;;论汉语中的空动词be[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司富珍;;链式事件结构分析[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8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董胜;;语言世界——王希杰“四个世界”理论的核心[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陆福庆;;词典的收词问题[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远猷;努力拓展华文教育新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2 张涌泉;十年磨一剑[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都全;论元实现和事件结构:动词短语句法[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高莲花;生成句法框架内的蒙古语动词及其句法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董成如;存现句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建伟;英汉语中非宾格现象之认知构式角度探索[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刁世兰;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曹火群;题元角色: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朱聪慧;汉英动词次范畴相关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王广成;汉语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指称和量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鲁娜;现代汉语“领主属宾句”的生成句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琼;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定语从句的推导生成[D];湖南大学;2005年

3 孙洪波;副词附加语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敏;最简方案框架下小句的推导生成[D];中南大学;2008年

5 麦涛;汉语“都”量化的句法、语义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刘馨茜;取得义双宾句的句法结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李芸;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孙清;现代汉语操作语体中单论元优势格式的优选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明浩;汉语中“的”字结构的句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曾晓敏;广州话动趋式配价、配位分析以及语序问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