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孟子》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6 21:11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不但支配了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代表,《孟子》以叙事和对话的方式记载了孟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学术活动以及在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观点。《孟子》在语言方面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时至今日,汉语中的许多成语典故都源于《孟子》,例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揠苗助长”等。历代学者从思想内涵等角度对《孟子》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外语界学者主要集中在《孟子》翻译研究,目前从话语分析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还为数不多。 评价理论是马丁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的扩展,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态度和评价。换句话说,评价即说话人或作者对某个人、事物或事件的“好”和“坏”,“是”与“非”的阐释。评价理论把评价性资源依语义分为三个方面:态度、介入和分级。《孟子》中充满了孟子及其弟子为人、为政等方面的态度和观点。因此,评价理论成为解读《孟子》中评价意义的新理论框架。《孟子》,这一评价理论未曾过多涉猎的语篇,成为验证该理论强大阐释力的理想语料。 本文选取《孟子》每卷第一章为语料。该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侧重定性分析。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孟子》中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居多,这些积极意识形态的建立要归功于情感、判断和鉴赏手段的有效运用。他们在构建意识形态时将自己的主张置于多声的背景下,通过压缩性对话资源来排除其他主张,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然而,扩张性对话资源的运用又为其他观点的存在提供空间,邀请更多读者或听众参与到对话中来,从而借机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主张。级差资源中强势和聚焦的有效运用也使得孟子的观点更加清晰,因此能说服更多读者接受其观点。 本研究旨在运用评价理论研究《孟子》中的评价意义,为《孟子》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理论的阐释力,拓宽其应用范围,为今后评价理论在古汉语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刚;;翻译研究的评价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王晓凌;;“好个……”结构探析[J];汉语学习;2008年02期

3 王立刚;评价意义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蔡虹;广告英语中的评价性语用指示词研究——基于评估理论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刘先飞;;日语提示助词的评价性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陈令君;;汉语会话中评价的语用特性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马伟林;;人际功能的拓展——评价系统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袁秀凤;;英语叙述式招生广告的介入资源利用分析[J];外语研究;2007年04期

9 陈琳琳;析论理雅各对《孟子》中些许成语典故的翻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杨家胜;从语言学角度看评价意义[J];外语学刊;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566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6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