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新词语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双玉;;浅析汉语新词语的类型特质[J];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2 李成军;;当代汉语新词语流行性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新词语一年诞生396条[J];共产党员;2011年02期
4 李天广;;网络词语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9期
5 戴军明;;网络词语的造词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2期
6 李周;;禁用“美眉”“粉丝”“PK”引发的思考[J];阅读与写作;2006年12期
7 郑悦怡;;2007~2008年热门网络流行语汇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6期
8 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田宇贺;;网络词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作家;2008年12期
10 ;4女孩召集网友写“80后史记”[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嘉伟;亢世勇;;新词语研究的现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衍妮;;谈新词语中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家恒;李文花;;新词语自动识别方法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颜伟;亢世勇;;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新词语动词语法特征的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苏新春;;台湾新词语及其研究特点[A];华人地区语文生活与语文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2年
8 亢世勇;;语料库技术在新词语词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9 刘开瑛;;专有名词与网络词语识别软件技术研究[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华;李红;;关于网络词语使用和规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N];工人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昊;新词语一年诞生396条[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任丽梅;我国2009年出现新词语396条[N];中国改革报;2010年
4 吕永海;话说“新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新词语涌现折射社会发展轨迹[N];工人日报;2003年
6 记者 刘昊;汉语去年又增254条新词语[N];北京日报;2008年
7 刘毅;中文新词语专家论是非[N];团结报;2000年
8 谭相彬;高考慎用网络词是负责任的态度[N];深圳商报;2011年
9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 周洪波;新词语犹如朝日[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李莉;教育部发布新词语 次贷和谐号等上榜[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史艳岚;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杨彬;心智的门铃[D];苏州大学;2008年
9 张艳华;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侯昌硕;衍生与借用—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璐羽;稳态网络词语在平面媒体中的使用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陈文鹏;近十年网络词语发展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高原;[D];山西大学;2004年
4 周根飞;“刀”、“雷”、“V纭薄ⅰ癷选保和绶麓视锔霭秆芯縖D];安徽大学;2010年
5 安志伟;网络词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红;汉语经贸新词语与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何苗;现代汉语二十年新词语管窥[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玉珊;从新词语谈当今社会文化[D];延边大学;2003年
9 李莉;网络词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余俊;《现代汉语词典》收词原则与收词范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6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