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不礼貌原则视角下的夫妻间冲突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3 17:31
   冲突话语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表现为交际主体之间的争论、争吵、反对、反驳、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冲突话语对人际关系具有负面效应,它们往往与不礼貌(impoliteness)联系在一起。Culpeper(1998)等认为,不礼貌是影响听话人面子,并导致冲突的一种交际策略。因为类似策略是说话人蓄意使用的,甚至带有某种恶意,其交际效果自然具有负面性。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冲突话语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多样性,主要有民族方法学,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 本文沿袭了语用学的研究视角,采用实证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选取电视脱口秀节目《现场45分钟》中的夫妻间冲突话语为语料,对语料按照Psathas(1995)提出的口头话语分析的一般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一步,完成对话录音;第二步,完成口头对话向书面语言改写;第三步,分析语料;最后,报告研究结果。 在语料的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Bousfield的不礼貌原则及不礼貌模式作为理论框架。研究发现,Bousfield所总结的直接性不礼貌策略中,除了威胁、恐吓等之外,大多都在语料中有体现,但间接性不礼貌策略在语料中却未曾出现。同时,笔者还发现言语上攻击对方长辈也是一种不礼貌策略。从语篇的角度分析,在策略的应用上,夫妻间话语冲突中存在一种不礼貌策略的重复应用和多种不礼貌策略的综合应用的情况。其次,在利用不礼貌模式对夫妻间冲突话语的回应进行分析后发现,夫妻间的冲突话语在其模式上主要表现为off-off pairing的广泛存在,即对于威胁面子行为,会话的另一方一般都会使用冒犯性策略加以回应,而这一冒犯性策略的应用也会被交际的对方当做威胁面子行为,继而给出又一个冒犯性的回应。最后,文章总结了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特征,除了冲突话语的基本特征,双向性和对抗性之外,极具冒犯性是夫妻间冲突话语的典型特征,也因此使得夫妻间冲突话语具备了人际关系的解构性特征。 此前的研究仅在于探讨如何规避冲突,结合本研究,读者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即哪些语言策略的使用会引发或激化冲突来加深对冲突话语的理解,从而有利于促进夫妻间的相互理解,进而对和谐家庭以及社会和谐的建立产生积极意义。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彩丽;;《深深的忧虑》冲突话语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2 洪长宇;;《人生》冲突话语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年03期

3 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4 杨修平;;语言的力与美:希拉里致谢辞话语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裴谕新;;“熊孩子”与“亲生的”:隐形家庭内虐童的话语分析与应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6 屈菲;;文学阐释的话语分析方法:范式与反思[J];学习与探索;2019年06期

7 沃尔夫冈·卡舒巴;包汉毅;;话语分析:知识结构与论证方式[J];文化遗产;2018年03期

8 司俊龙;;话语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9 周黎;陈张昱;;公安院校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J];文教资料;2017年17期

10 黄国文;;从生态批评话语分析到和谐话语分析[J];中国外语;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洪丹;;心理课堂上师生话语分析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2 陈利;;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索微信迅速发展的原因[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3 储云云;;《中导条约》风波中的俄美两国话语分析[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8年

4 毛浩然;徐赳赳;;Widdowson和“前语篇”概念——《语篇,语境,前语篇——话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介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远兵;;体育文化的实证、心理和话语表征[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6 田香凝;;中美主流媒体关于“APEC蓝”报道的话语分析[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肖宛莹;;汉文帝刑罚改革中有关肉刑刑名的相关认知话语分析[A];2017中国·厦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8 郭磊;刘伟;范娟;;传播学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9 李芳;;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的主要流派和方法[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年第2期 总第27期)[C];2018年

10 吴建清;;哲学视阈中的话语分析与社会建构[A];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陈楚洁;中国媒体人创业的话语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刘津;多向度的话语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3 甘莅豪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隐喻:媒介话语分析的利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陈楚洁;中国媒体人创业的话语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5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 郭恩强;概念史:一种新闻史研究的可能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张清俐;从医学角度探讨人类语言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李艳红;关于当前新闻业转型的话语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8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 吴利娟;新理解新表述赋予“嫁得好”多重意义[N];中国妇女报;2016年

9 华东师范大学 窦卫霖;从话语关注点看中外教育公平差异[N];人民政协报;2014年

10 湛晓白;“新史学”如何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2 王彦雨;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D];山东大学;2009年

3 张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分析[D];武汉大学;2014年

4 罗红;科学传播的叙述转向及其哲学思考[D];南开大学;2014年

5 马文丽;中国当代英文报的话语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韬;中国学校体育百年话语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丁雨迪;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廖巧云;C-R-A模式:言语交际的三维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薛朝凤;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叶波;课程改革作为话语实践[D];西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露;不礼貌原则视角下的夫妻间冲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瞿巧玲;不礼貌原则下的法庭冲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郝丽;中美职场招聘节目中的冲突话语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4 白一含;态度系统视角下电视剧《小情人》中父女对话的积极话语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魏志峗;中英文媒体对丧文化报道偏见的话语分析[D];武汉大学;2018年

6 诸佳丹;科学论证教学的话语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徐硕;《人民日报》“人口计生”报道话语分析(1980—2017 )[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8 王馨弘;评价理论视角下美国助选演讲词的积极话语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9 宋磊明;《见字如面》节目的话语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10 王雯琪;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老人与海》的生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1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11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