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529;H05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有关同文馆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 有关京师大学堂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 有关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京师大学堂的早期曲折与译学馆的设置
一、戊戌变法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一) 维新派的教育改革主张
(二)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与停办
二、京师大学堂的恢复与译学馆的设置
(一) 京师大学堂的恢复与发展
(二) 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设置
第二章 译学馆章程的制定及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译学馆章程的制定及实施
(一) 《拟定译学馆章程》
(二) 《奏定译学馆章程》
(三) 章程的细化和实施
二、“中西并用”:译学馆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立
(一) 课程指导思想的探索
(二) 译学馆课程体系的建立
三、教员聘用与学生招录
(一) 教员的聘用
(二) 译学馆的招生
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译学馆课程教育与实践的考察
第三章 学生的毕业考试及其职业选择
一、毕业考试与“奖励出身”
(一) 毕业考试
(二) “奖励出身”制度的存与废
二、毕业奖励与职业选择
(一) 毕业奖励
(二) 职业选择
第四章 译学馆的终结与得失
一、分科大学规划与译学馆的终结
二、译学馆对近代教育与社会的意义
(一) 对晚清政局与社会的影响
(二) 对民初外语观及大学外语教育的影响
三、译学馆的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香菊;易灵杰;;京师大学堂分科监督:我国大学院长角色的萌芽[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鲍宁;;清末京师大学堂建设中的房地产问题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3年02期
3 王李金;山西大学堂的“英国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8期
4 王志强;;山西大学堂[J];文物世界;2008年06期
5 陈远;;北大为何四次被停办?[J];文苑(经典选读);2012年03期
6 胡柏彦;刘金兰;;浅谈山西大学堂的发展与演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3期
7 王李金;;山西大学堂与壬寅大学堂的兴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任镤;王文剑;白雪飞;;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山西大学堂建筑复原[J];计算机仿真;2012年11期
9 叶云生;;李端棻与京师大学堂[J];贵阳文史;2010年06期
10 王伟国;;奉天大学堂开创辽宁近代高等教育先河[J];年轻人;201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李金;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D];山西大学;2006年
3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军;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清;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杜鹏程;李提摩太在华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晶洁;近代山西留学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谢京国;李提摩太与中国近代改革[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5 陈艳华;近代政府与北京大学的关系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徐国萍;京师大学堂教科书编译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7 容思慧;台湾地区幼儿园大班主题课程实施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8 王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9 魏晓会;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10 孙佳玥;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历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3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