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语褒贬义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词语褒贬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褒义词和贬义词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及其相关的诸多领域。褒义和贬义是词义的一部分,可称之为“感情意义”。要注意区分语言的褒贬义和言语的褒贬义。褒贬义的构成有多种方式,,从古到今很多词的褒贬义发生了变化。从整体上看,“褒、中、贬”三分法是可行的。在词典释义中应加强对褒义词的标注。通过在大规模语料库中进行词语定位检索来调查词语的搭配,发现平时不易发觉的词语的“语义韵”,对将词语的褒贬义研究推向深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褒义词 贬义词 释义 搭配 语义韵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H136.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英文摘要3-10
- 第1章 绪论10-13
- 第2章 词的褒贬义与词义的关系13-18
- 第3章 语言的褒贬义和言语的褒贬义18-22
- 第4章 褒贬义词的构成及演变22-26
- 4.1 褒贬义词的构成22-23
- 4.2 褒贬义词的历史演变23-26
- 第5章 人的感情的丰富性与词的感情意义的概括性26-30
- 第6章 词义褒贬与词典释义30-36
- 6.1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褒贬义词的标注情况30-32
- 6.2 《现代汉语词典》对褒贬义词的标注情况32-36
- 第7章 英汉、汉英翻译中的褒贬义问题36-41
- 7.1 语言方面的问题36-38
- 7.2 文化方面的问题38-41
- 第8章 词语搭配与词义褒贬41-51
- 8.1 相关理论41-45
- 8.2 例词分析45-51
- 第9章 其他相关问题51-53
- 结语53-54
- 附录54-56
- 注释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笑纳;刘丰;刑雅伟;;论意义感染的发生途径及变化规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刘笑纳;刘丰;;论词义感情色彩变化中的意义感染现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于屏方;杜家利;;汉、英词典对义位语义韵律的处理[J];辞书研究;2010年05期
4 胡春艳;;日语词汇消极表达初探[J];林区教学;2011年02期
5 樊斌;韩存新;;语义韵研究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6 韩存新;;语义韵研究在中国的成长发展与趋势[J];外语教育;2011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修丹丹;“影响”的语义偏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胡春艳;论日语词汇的消极表达[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田宏梅;基于语料库研究“有点”的搭配与语义分布[D];暨南大学;2006年
4 孙同柱;现代汉语“向来”类词语的多维考察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王碧辉;中性词语语义偏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于菲;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色彩义难点分析及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7 胡英彬;“意见”的语义偏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刘晓倩;汉英褒义词对比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词语褒贬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