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达斡尔族语言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3:24
本文关键词:伊犁达斡尔族语言现状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少数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伊犁达斡尔族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形成了富有特点的语言使用现状。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调查了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乡加尔苏村和伊车嘎善村、64兵团、尼勒克县四个调查点达斡尔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并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法和理论阐释法进行分析,探讨语言保持、语言兼用、语言转用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保持模式。 本文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 绪论交待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综述研究现状,说明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调查点的情况,以及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部分,2至4章,描述并分析四个调查点的语言现状。 第2章为村落调查,以伊车嘎善锡伯乡加尔苏村和伊车嘎善村的达斡尔族为调查对象。从母语保持情况、多语能力和多语使用情况两方面展现了两村达斡尔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并交代了与之相关的语言态度和对民族婚姻、民族政策的态度。认为达斡尔语功能衰退,达斡尔族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发展出多语能力,但已表现出汉语单语化趋势,语言兼用和达斡尔语保持之间关系密切。从人口迁徙、社会组织、族际通婚、政治经济、学校教育、文化发展和族群认同等七个方面分析了两村达斡尔族语言使用情况背后的影响因素。 第3章以尼勒克达斡尔族家族为调查对象。从家族成员个人母语能力和达斡尔语对周边民族的影响两个方面描述了该家族达斡尔语保持良好的现状,总结了其母语保持特点,探究其母语保持良好的原因,并立足实际正视该家族母语保持存在的危机。 第4章以64团达斡尔族家族为调查对象。揭示了该语言转用个案语言能力发生变化的顺序,认为家庭、社区、学校教育和语言文化态度等多种力量的彼此作用是该家族成员语言能力有序演化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5章,余论。 第5章以四个调查点的语言现状为基础,总结了伊犁达斡尔族母语保持的两种模式,并提出须在语言兼用中保持母语。利用一系列个案,探究家庭语言的变化过程,分析在父权制衰落和后喻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家庭语言博弈中孩子对家庭语言使用产生影响的机制。
【关键词】:伊犁达斡尔族 语言使用 语言保持 语言兼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12-13
- 1.2 相关研究综述13-16
- 1.3 本文研究方法16-17
- 1.4 调查概述17-20
- 1.4.1 调查点简介17-18
- 1.4.2 调查过程和方法18-20
- 第2章 村落考察——正在发生的语言转用20-102
- 2.1 调查样本情况20-23
- 2.2 语言使用现状23-66
- 2.2.1 加尔苏村23-41
- 2.2.2 伊车村41-59
- 2.2.3 个案举例59-66
- 2.3 母语考察:功能衰退的达斡尔语66-79
- 2.3.1 掌握达斡尔语的人数66-67
- 2.3.2 语言掌握者的能力和分布67-70
- 2.3.3 交际中的达斡尔语选择70-76
- 2.3.4 语言使用的类型变化76-79
- 2.4 多语考察: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语言兼用79-84
- 2.4.1 多语能力79-81
- 2.4.2 多种文字81-83
- 2.4.3 多语使用83
- 2.4.4 多语态度83-84
- 2.5 影响达斡尔族语言使用情况的因素探析84-102
- 2.5.1 人口迁徙84-87
- 2.5.2 社会组织87-88
- 2.5.3 族际通婚88-91
- 2.5.4 政治经济91-93
- 2.5.5 学校教育93-96
- 2.5.6 文化发展96-98
- 2.5.7 族群认同98-102
- 第3章 尼勒克达斡尔族家族——语言保持的典范102-109
- 3.1 基本情况介绍102
- 3.2 达斡尔语保持情况调查102-104
- 3.2.1 家族成员个人母语能力102-103
- 3.2.2 达斡尔语对周边民族的影响103-104
- 3.3 母语保持特点104
- 3.4 母语保持因素试析104-107
- 3.4.1 母语传承意识104
- 3.4.2 营造家庭氛围104-106
- 3.4.3 构建母语微环境106
- 3.4.4 成员平行监督106-107
- 3.4.5 密切族内联系107
- 3.5 母语危机与相关思考107-109
- 第4章 64团达斡尔族家族——语言转用的个案109-118
- 4.1 基本情况介绍109-110
- 4.2 语言能力变化顺序110-111
- 4.3 语言能力之为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111-116
- 4.4 矛盾的文化态度116-117
- 4.5 小结117-118
- 第5章 余论118-130
- 5.1 达斡尔语保持模式分析118-120
- 5.2 加法还是减法——在语言兼用中保持母语120-121
- 5.3 变化的家庭语言121-128
- 5.3.1 语言使用变化史121-122
- 5.3.2 家庭中的坚持和妥协122-126
- 5.3.3 父权制的衰落和后喻时代的到来126-128
- 5.4 小结128-130
- 参考文献130-134
- 附录134-136
- 后记136-1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石庆;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达斡尔族双语情况调查[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1期
2 丁石庆;;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现状的历史背景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3 丁石庆;;莫旗达斡尔族母语保持的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3期
4 布和,宋全,李自然;中国政府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法律、政策及使用状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葛丰交;;新疆锡伯族百年教育述略[J];满语研究;2009年01期
6 丁石庆;;锡伯族与达斡尔族语言保持模式对比分析[J];满语研究;2010年01期
7 郭蕊;散居区达斡尔族的语言衍变——据呼和浩特市区家庭个案调查资料[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4期
8 清格尔泰;蒙古语文研究概况及其展望[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丁龙;李海港;张吉武;;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生双语水平及教学现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朱伟珏;;一个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萍;中国家庭权力现代嬗变的哲学考量[D];华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伊犁达斡尔族语言现状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