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传播学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教师培养

发布时间:2017-04-16 06:01

  本文关键词:传播学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师资培养问题是影响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孔子学院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加强孔子学院师资培养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对建设合格国际汉语教师梯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从分析国际汉语教育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跨地域、跨文化的语言与文化传播活动入手,将汉语教师置于传播主体的位置加以审视。综合考虑国际社会需求和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环境,分析教师的特点和能力构成。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现行的培养模式,对其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措施建议。 本文认为,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向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进一步转型中,孔子学院教师作为语言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传播主体,构成其语言文化传播系统的诸要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多元开放的传播环境,需求各异的传播对象,以及其自身作为自觉能动的传播主体在群体规模、整体素质和个性差异等方面表现出的诸多转变。这需要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孔子学院教师的能力构成,将它视为一个开放的,被持续建构的系统,在孔子学院教师的语言文化传播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审视现有的孔子学院教师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会发现尽管在培养规模、内容和形式等层面已有长足进展,但在体系建构、管理机制和资源保障等方面仍存在尚待改进和完善之处。本文提出,应以提升孔子学院教师语言文化传播有效性为目标,将孔子学院教师的培养问题视为一个国家提供培养资源和教师进行自身建构,并传承提升培养质量的双向过程。从培养体系、管理机制、培养对象以及资源保障四个层面,立足于教师自身对培养理念和制度的落实,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自我培养,主动利用国际国内各类信息和媒介资源,提升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孔子学院教师 国际汉语教育 传播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3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9
  •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9-11
  • 1.2 研究现状11-15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5-16
  • 1.4 研究方法16
  • 1.5 研究框架与概念界定16-19
  • 第二章 孔子学院教师的培养定位19-57
  • 2.1 孔子学院教师队伍的产生与发展19-25
  • 2.2 孔子学院教师的特点分析25-35
  • 2.3 孔子学院教师的能力构成35-57
  • 第三章 孔子学院教师的培养现状57-68
  • 3.1 孔子学院教师培养取得的成绩57-61
  • 3.2 孔子学院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61-68
  • 第四章 孔子学院教师的培养对策68-82
  • 4.1 建立科学立体的培养体系68-72
  • 4.2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72-75
  • 4.3 加强学员自我培养75-78
  • 4.4 促进信息与媒介资源共享78-82
  • 第五章 结语82-84
  • 5.1 研究回顾与总结82-83
  • 5.2 后续研究建议83-84
  • 参考文献84-88
  • 致谢88-8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J];党的建设;2010年03期

2 张小燕;;大同世界——孔子心目中的桃花源[J];神州;2011年18期

3 蒋曼;张万庆;;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诠释[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4 陆燕婷;;从《论语》看孔子[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5 文军;王冬梅;熊R,

本文编号:31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