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本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用失误是由于说话者没有正确地使用言语行为来传递言外之力,或者说言外之力没有被听话者理解或接受。本文主要阐述由于文化差异、社交规则不同、语用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言外之力的丧失、误解和不被接受。关于语用失误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会丰富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并且会在了解跨文化交际、提高语用能力和加强文化交际意识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失误 言外之力
【分类号】:H313;H136
【正文快照】: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提出来的语用学概念。他把言语行为理论分成:言语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卫平;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崔义平;语用负迁移视角的语用失误[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3 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年03期
4 顾曰国;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丹梅;语用失误与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任士明;;浅析奥斯汀的“performatives”发展及对翻译学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张丽;;基于顺应理论的高职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谭珍珍;;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调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戴学媛;;基于顺应论的说服言语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6 聂薇;;初中生语用能力调查与研究[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7 李永兰;;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的语用失误问题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吕常福;;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学生语用能力提高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董敏;胥国红;刘颖;;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英语[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胡小佳;;跨文化交际中母语负迁移导致的语用失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鹿学军;;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错误分析:语用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林绿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语言对比与语用失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蒋玉中;;语用观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马思鸣;;中英跨文化寒暄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徐迎春;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于秀成;汉语中非真诚性邀请行为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志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Zhang Xinho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圆圆;《老友记》幽默对白的语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光;教师话语对口语课堂参与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鹏燕;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永霞;中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元霞;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滕琳;从认知图示理论解析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及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婷婷;语境中的社会语用失误研究及教学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8 丁薇;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导入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琴;文化教学中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10 宋艳;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自然;什么是语际语用学[J];国外语言学;1996年01期
2 李晓东;深层文化迁移与社交语用失误[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孟宏党;跨文化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年03期
5 赵爱莉;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语用失误[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戴炜栋!200083,张红玲!200083;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年02期
7 许余龙;话语语用结构对比刍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8 刘绍忠;“请”字用法汉英对比与语用负迁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付鸿军;论文化对语言的制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美;;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翻译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09年17期
2 赵林森;;以“联”行事——对联与言语行为理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7期
3 沈秋敏;马玲;姜宏;;言语行为理论——《傲慢与偏见》的反语修辞效果[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6期
4 曹若男;;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梳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明;;言语行为理论中取效行为的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郭亭亭;;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综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5期
7 吴均;;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年11期
8 杨清;言语行为理论浅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9 孙淑芳;言语行为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98年01期
10 马娜娜;;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3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洁;;言语行为理论与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慧;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12年
2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言语行为理论在中国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广西大学;2008年
2 姚虹;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周骞;《飘》中言语反讽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琳;言语行为理论下俄语对话言语反应词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喻惠群;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文明;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请求施惠行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冬玉;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感谢行为[D];山西大学;2012年
8 房红梅;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D];苏州大学;2002年
9 刘京娟;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付宁;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4271.html